[发明专利]一种从电镀污泥中分离镍铜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5995.7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杨;邱显扬;刘志强;郭秋松;李伟;张魁芳;高远;朱薇;金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44216 | 代理人: | 千知化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污泥 分离 镍铜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电镀污泥中分离镍铜铁的方法。
技术背景
电镀污泥是一种含有铜、镍、铁、钴、锌等重金属、元素硫及氰化物等的有毒有害物质,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物,具有存量大、污染严重的城市固体污染废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有价资源。
电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电镀行业种类繁多,所产生的电镀污泥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及存在形式有所不同,电镀污泥综合处理技术难度大。目前,电镀污泥的处理主要有简单填埋,焚火法焚烧,电动修复,氧化亚铁硫杆菌或氧化硫硫杆菌的生物技术,利用磷酸、双氧水、硫酸溶液脱除重金属的化学处理及离子交换技术等。
陈凡植等(从铜镍电镀污泥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镍,《化学工程》,Vol.29,No.4,P28-33,2001)通过常温硫酸浸出-铁屑置换-多步沉淀净化工艺得到铜粉和工业纯的硫酸镍。程洁红等(氨浸-加压氢还原法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铜和镍,《环境科学与技术》,Vol.33,No.6E,P135-138,2010)以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电镀污泥为原料,采用氨浸-加压氢还原法从电镀污泥中分离铜、镍,镍、铜、锌,浸出率分别为80.25%、77.42%和91.07%,并制取金属铜粉和镍粉,但铜、镍浸出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从电镀污泥中分离镍铜铁的方法。采用一步浸出将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如铜、镍等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进入溶液,铁留在浸出渣中,达到分离铜、镍和铁等元素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电镀污泥中含镍为2~20%wt,铜为0.2~20%wt,硫为3~25%wt,铁为0.5~15%wt,镍铜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
本发明所述的从电镀污泥中分离镍、铜和铁的方法步骤如下:按电镀污泥:硫酸溶液:木质素磺酸盐质量比1:2~5:0.002~0.005,在电镀污泥中加入硫酸溶液和木质素磺酸盐,通入氧气,在氧分压0.3~0.7MPa,浸出温度100~150℃,浸出液pH控制在0.5~1.5,浸出时间1~5h,浸出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浸出液提取铜镍,浸出渣堆存。
所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90~250g/L。
浸出液为含铜和镍等的硫酸溶液,浸出渣主要为含铁和硫的不溶物。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MeS + Fe2(SO4)3 = MeSO4 + 2FeSO4 + S(Me表示Cu,Ni或Fe)
2FeSO4 + H2SO4 + 1/2O2 = Fe2(SO4)3 + H2O
Fe2(SO4)3 + 3H2O = Fe2O3 + 3H2SO4
本发明采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在加热下将镍铜硫化物溶解,同时将硫酸铁转化为氧化铁。该方法操作简单,能一步实现铜、镍等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同时分离铁的目,解决了浸出液中除铁难,消耗化学试剂等问题。铜、镍等有价元素浸出率高分解效果好,浸出渣过滤性好。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电镀污泥的处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电镀污泥成分:Ni 14.14%、Cu 1.0%、Zn 9.09%、Co 0.24%、Fe 5.21%、Mg 0.09%、Mn 0.03%、Al 0.08%、Cd 0.07%、S 23.86%。
将电镀污泥500g与浓度90g/L的硫酸溶液2500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0.6g木质素磺酸盐,通入工业氧气,保持釜内氧分压0.7MPa,浸出温度150℃,浸出液pH控制在1.5,浸出时间3h,浸出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液及浸出渣;浸出渣烘干后为97.20g,经分析,浸出渣的产率为19.44%,其中Fe 24.99%、Ni 0.47%、Cu 0.054%、S 68.21%,计算可知,镍和铜浸出率大于98%,铁浸出率25.94%,硫浸出率44.43%。浸出液共计4L,其中镍离子浓度17.56g/L、铜离子浓度1.24g/L。
实施例2
电镀污泥成分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5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