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法混色电泳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7573.3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方科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法 电泳型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型显示装置,具体为一种减法混色电泳型显示装置及 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泳型显示装置(ElectrophoreticDisplay;EPD)的原理是采用通过直流电 场使带电颜料粒子定向运动的方式来显示图像。电泳型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是 在两个电极之间填充显示介质层,其由一定厚度和一定量的带电颜料粒子和电 泳液组成;为防止带电粒子凝集,将显示介质层分割成大量的微杯状或微胶囊 的亚结构,形成微杯层或微胶囊层。当电压施加在两个电极上形成电场时,粒 子将会沿着或逆着电场方向移动,直到基板电极上停止运动。由于带电粒子和 电泳液具有相似的密度,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某一位置,这是电泳型显示装置 具有存储性的理论基础。
电泳型显示装置广泛地应用于传递静态图文信息的领域,例如电子书或电 子报纸出版品,是显示性能最接近纸张特性的显示装置;电泳型显示装置具有 显示内容存储性,即使不加电显示内容也不消失。电泳型显示装置的粒子具有 散射特性,显示图像时是不同颜色的粒子散射或吸收环境光,与纸张油墨的特 性相同。与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相比,粒子型的电泳型显示装置是容易实现高 反射率的显示装置之一。虽然电泳型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类纸的优势和高反射率, 但是由于高质量彩色的画面不易实现,限制了电泳型显示装置的广泛应用。现 有技术中,通过在电泳型显示介质上制作彩色滤光薄膜,并且通过粘着层来将 彩色滤波薄膜固定于电泳型显示介质上;此时,电泳型显示装置的色彩呈现是 利用外界光通过彩色滤光膜后,电泳液中的白色带电粒子将外界光反射后,再 穿透彩色滤光薄膜进行色彩再现而显示。这种彩色画面实现方式具有彩色滤光 膜的色彩再现效率低的问题,使得电泳型显示装置在光色彩饱和度和亮度表现 上受到影响。另外,使用多种颜色的粒子,也可以实现彩色显示,但是存在多 种带电颜料粒子的移动特性难以控制的问题。电泳速度会随着带电粒子的种类、 粒径和浓度,外加电场的强弱、分布和方向,以及电泳液(电泳液)的种类等 因素而有不同的行为,因此粒子的运行轨迹难以控制,实现稳定的彩色显示装 置十分不易。综上所述,实现具有良好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的电泳型彩色显示 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减法混色电泳型显示装置及其制 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减法混色电泳型显示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像素单元的像素阵列;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下表面的至少三个公共电极;
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的显示电极阵列;所述显示电极阵列具有多个 显示电极;各显示电极和所述至少三个公共电极相应构成各像素单元的驱动电 极;
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
设置于所述显示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微杯层;所述微杯层包括至少 一个微杯结构;当微杯结构有多个时,多个微杯结构由微杯壁形成;
置于所述微杯结构中的显示介质;所述显示介质包括电泳液和分散于所述 电泳液中的带电粒子;所述显示电极与不同的公共电极之间均能够形成电场, 所述带电粒子根据电场方向在电泳液中移动;所述带电粒子至少包括4种;
进一步地,当带电粒子有4种时,包括一种带电白色粒子和三种带电颜料 粒子;
进一步地,三种带电颜料粒子包括带电青色粒子、带电品红色粒子和带电 黄色粒子;
进一步地,所述微杯结构的体积小于107μm3;所述微杯结构的长度方向垂 直于所述公共电极的长度方向;所述微杯结构的长度,同各公共电极的宽度和 之间的差小于50μm;
进一步地,各显示电极与不同公共电极之间分别形成具有不同方向和强度 的电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还设置有多个与各显示电极分别连接的TFT 驱动单元;各公共电极的轴线方向均与所述TFT驱动单元的门电极引线或源电 极引线的方向一致;
所述微杯层与所述显示电极、公共电极直接接触或通过绝缘薄膜隔离;
所述显示电极的长度或宽度,同各公共电极的宽度和之间的差小于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方科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方科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7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