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区空间相干图样的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8048.3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5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生;李勇军;闫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间 相干 图样 光学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用于微区空间相干图样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全反镜(3)、第一透镜(4)、双缝(5)和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沿光路在第一全反镜(3)前设置有显微镜(2),以及在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后设置有第二全反镜(9);该系统还包括沿第二全反镜(9)的反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成像透镜(11)、第三全反镜(13)、第二双缝干涉成像透镜(14)和电荷耦合器件(16);其中,双缝(5)、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第二全反镜(9)、成像透镜(11)和第二双缝干涉成像透镜(14)为可移动元件,通过各可移动元件在光路上的放置或去除形成不同的光学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沿第一全反镜(3)的反射光路并在第二全反镜(9)后依次设置的第四全反镜(17)、第二透镜(18)和光纤接口(19),当所述第二全反镜(9)从光路上去除时,原本经第二全反镜(9)反射的光经第四全反镜(17)反射后经过第二透镜(18)和光纤接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转盘和三维平移台(6),所述双缝在转盘上可拆卸安装,调节转盘能够使双缝转动到任意角度,三维平移台能够使双缝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维度上移动,从而通过转盘和三维平移台调节所述双缝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缝(5)所处平面与样品面共轭,通过双缝(5)在其所处平面上进行位置调整,选择目标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所述双缝位于第一透镜(4)的焦点,该焦点位于样品面的共轭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缝的两个狭缝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光学路径包括第一光路,通过将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和第二双缝干涉成像透镜(14)从光路中去除,将双缝(5)、第二全反镜(9)和成像透镜(11)放置在光路上,形成所述第一光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光学路径包括第二光路,通过将成像透镜(11)从光路上去除,将双缝(5)、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第二全反镜(9)和第二双缝干涉成像透镜(14)放置在光路上,形成所述第二光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光学路径包括第三光路,通过将双缝(5)、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和第二全反镜(9)去除,将成像透镜(11)和第二双缝干涉成像透镜(14)放置在光路上,形成所述第三光路。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微区空间相干图样的光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光路中放置或去除双缝(5)、第一双缝干涉成像透镜(7)、第二全反镜(9)、成像透镜(11)和/或第二双缝干涉成像透镜(14),在显微镜出光位置后方形成不同的光学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80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描反射镜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光学镜片及其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