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8715.8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胜;宋勇;袁明旗;曹军;张厚林;孟文锋;代杰;任宪岭;孙守山;秦向峰;王进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 |
主分类号: | B01F5/04 | 分类号: | B0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自旋 防火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
背景技术
井下高温点实施注凝胶及发泡是我矿在高温点治理方面采取的重要治理措施之一,该措施在我矿23612、23604等地点高温点治理期间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实施发泡及注凝胶期间均使用注浆管路,且需要在注浆管路中将胶凝剂与泥浆或氮气与发泡液混合,然后利用钻孔进入采空区高温点,从而起到防火作用。目前实施发泡或注凝胶时,需在注浆管路上另外制作发泡器,不能将发泡与注凝胶共同使用一套混合设施,同时混合后的泡液或胶体经常出现混合不均匀、混合效果不好的弊端,影响防灭火治理进度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均匀、使用效果好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包括三通,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合管和连接管,混合管的两端与注浆管路相连通,连接管与注氮管路或注胶机相连通,其特征是,混合管内相对旋转连接有两个叶轮,两个叶轮分别位于连接管与混合管的连接点两侧;连接管上密闭连通有逆止阀。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管内前后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叶轮固定架,叶轮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叶轮轴,所述叶轮相对旋转安装在叶轮轴上。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混合管的连接点距离混合管远端的长度是距离混合管近端长度的5-8倍。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位于所述混合管远端的所述叶轮距离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混合管连接点的长度是位于混合管近端的叶轮距离连接管与混合管连接点长度的7-12倍。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管两端密闭固定连通有与注浆管路相通的注浆管。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注浆管的内径,混合管与注浆管之间密闭固定连通有内部为圆台形状的过渡管。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
根据所述的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管的内径是所述连接管内径的1.5-2.5倍。
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使用4寸钢管、2寸逆止阀、卡栏、叶轮等焊制而成,成本低、投入少。混合器的安装使混合后的胶体或泡液在混合器中得到充分搅动,从而将泡液或胶体溶液进行重新混合,因此混合均匀,达到最佳的发泡和注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混合管;2、叶轮轴;3、叶轮;4、叶轮固定架;5、过渡管;6、注浆管;7、逆止阀;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双叶轮自旋式防火混合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三通,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混合管1和连接管8,混合管1的两端与注浆管路相连通,连接管8与注氮管路或注胶机相连通,混合管1内相对旋转连接有两个叶轮3,两个叶轮3分别位于连接管8与混合管1的连接点两侧;连接管8上密闭连通有逆止阀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1内前后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叶轮固定架4,叶轮固定架4上固定连接有叶轮轴2,所述叶轮3相对旋转安装在叶轮轴2上。所述连接管8与所述混合管1的连接点距离混合管1远端的长度是距离混合管1近端长度的5-8倍。位于所述混合管1远端的所述叶轮3距离所述连接管8与所述混合管1连接点的长度是位于混合管1近端的叶轮3距离连接管8与混合管1连接点长度的7-12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1两端密闭固定连通有与注浆管路相通的注浆管6。所述混合管1的内径大于所述注浆管6的内径,混合管1与注浆管6之间密闭固定连通有内部为圆台形状的过渡管5。所述混合管1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管8的内径。所述混合管1的内径是所述连接管8内径的1.5-2.5倍。
该混合器两端与注浆管路合茬连通,实施发泡期间将三通侧连接注氮管路,注凝胶期间将三通侧连接注胶机,实施发泡与注胶期间,泥浆在混合器中靠压力冲击叶轮使双叶轮自动旋转,将混合后的胶体或泡液在混合器中搅动,从而将泡液或胶体溶液进行重新混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发泡与注胶效果。
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将井下发泡与注凝胶工作共用一套混合装置,避免了发泡与注凝胶期间相互切换时,需进行改造管路另行安设发泡器的弊端,只需使用高压管在混合器逆止阀处切换氮气与凝胶管即可,操作方便,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未经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8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