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排水沟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8755.2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孔文艺;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文艺;李锋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沟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渗排水沟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的报道漏见不鲜,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城市排水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海绵城市的理念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其作为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排水系统在下雨时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能力,并在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构建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排水系统中,现有措施主要是通过在源头建立小型、分散的雨洪管理工程来减少径流,因此通常将雨水渗透和雨水排放分开考虑,分别对渗透设施和排水设施进行相应的建设。缝隙式基座构件作为排水设施中最常用的工程构件之一,其主体功能就是先通过缝隙将路面上的径流雨水导入至处于路面下方的沟槽中,然后将收集得到的雨水排放至与沟槽连通的市政雨水管网中。现有这种缝隙式排水构件存在一定的功能局限:其没有考虑要与路面下的渗透系统相连通,因此只具有单一的截排功能,无法将雨水导入到渗流系统中,不利于雨水的蓄存以及真正地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排水沟构件。
一种渗排水沟构件,包括:基座、渗流盖板,基座上设有沟槽,基座侧面还设有若干排水孔,沟槽与排水孔相连通;渗流盖板设置于基座顶部并且渗流盖板设有若干渗流孔,渗流孔与沟槽相连通。
优选的,沟槽呈U型。
优选的,沟槽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排水孔,并且沟槽的弧形槽面上不设置排水孔。
优选的,排水孔为锥形孔,排水孔朝向沟槽的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
优选的,渗流盖板的位置不高于地面。
优选的,渗流孔为锥形孔,渗流孔朝向沟槽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另一端的口径。
优选的,渗流盖板的上面为凹型弧面。
优选的,基座和渗流盖板由混凝土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路面有积水时,水会通过渗流孔流入沟槽,有效的防止了路面积水的产生。
(2)当沟槽内的水量较少时,沟槽起到蓄水功能,特别是高温的夏日,既能够增加空气湿度,也能够通过水的蒸发吸热有效降低温度;当沟槽内水量较多时,沟槽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孔排至土壤之中,既可以为植物供水,又能渗透至地下,成为地下水;当沟槽内水的排出速度低于外界水渗流入沟槽的速度时,大量的水通过沟槽流入市政水处理系统或其他处理系统,以便进一步的有效的规划和利用,同时避免路面积水的产生。
(3)排水孔和渗流孔呈喇叭状,防止杂物堵塞,即使有杂物堵塞时,也不会堵塞在入水孔中间,清除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渗流盖板,2-渗流孔,3-排水孔,4-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渗排水沟构件,包括:基座4、渗流盖板1,基座4上设有沟槽,基座4侧面还设有若干排水孔3,沟槽与排水孔3相连通,下雨时路面上的积水能够由渗流孔2进入沟槽,有效防止了路面积水的产生。渗流盖板1设置于基座4顶部并且渗流盖板1设有若干渗流孔2,渗流孔2与沟槽相连通。基座4设置于地面以下,若干基座4相连可以组成渗排水沟,若干相连的沟槽即为用于蓄水和输水的通道,这个通道与市政水处理系统或其他水处理系统相连。
本实施例中,排水孔3为锥形孔,排水孔3位于基座4内的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如果排水孔3口径一致则基座4内如果有杂物就很容易堵塞排水孔3,但是采用上述装置有效的防止了排水孔3被堵塞的情况发生,即使发生堵塞不会堵塞在排水孔3中间,堵塞在端口位置会被水流冲走,不会彻底堵塞排水孔3,清理起来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中,渗流孔2为锥形孔,渗流孔2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基于与排水孔3同样的原理,能够有效的防止了渗流孔2被堵塞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文艺;李锋,未经孔文艺;李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8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螺栓空心毂节点
- 下一篇:一种农业面源污染高效截流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