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脉冲变径微结构的微反应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0375.2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萌;张跃;朱玥;丁晓丹;刘建武;陈代祥;朱竹青;严生虎;钱弘佳;戚晶晶;沈程;周子晗;吴炳泉;王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脉冲 微结构 反应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硝化、皂化、氧化、加氢反应的具有脉冲变径微结构的微反应器系统。
背景技术
微通道反应器是指特征尺度在数百微米以下的微型设备,其具有传质传热效率高、返混几率小及能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等优点。然而现有的微通道反应器一般采用光刻、激光化学三维写入等方法制造,往往存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的缺点。金属材质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IFR反应器)系统突破了传统釜式反应器的传热、传质障碍,可使化学反应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以连续流方式进行。金属材质的高强度、高耐温特性,使得IFR反应器系统具有广阔的反应温度、压力操作范围;IFR微通道的特征混合传质结构设计,赋予IFR反应器系统卓越的传质性能;金属材质的高导热特性和IFR反应器微通道的换热结构设计,赋予IFR反应器系统卓越的换热性能;微通道材质的多品种和复合金属设计,赋予IFR反应器系统广泛的兼容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微通道模块的先进制造工艺和金属材料精密加工技术,赋予IFR反应器系统卓越的性价比,装备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能提高收率、减少副产、缩短周期的用来进行硝化、皂化、氧化、加氢反应的微反应器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实现化学反应的高效、安全、连续化生产。本发明专利可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工艺操作稳定性、产品质量稳定性、装备运行效率、工艺放大稳定性,显著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并大幅度降低工艺“三废”的产生,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可实现原料转化率、产品选择性等工艺技术指标的提升,降低生产成本。可通过标准连接轻松整合并入工业生产系统,减少或消除故障停车时间,可以轻易实现产量升级。反应器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更加迅速、灵活和便捷的调整产量,同时保障性能和操作的稳定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具有脉冲变径微结构的微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系统流程包括原料储罐、计量泵、压力表、微反应器、换热器和产品收集罐;所述储罐、计量泵、压力表、微反应器、换热器和产品收集罐串联连接而成。
所述微反应器是具有变径微结构的模块组合而成,其中模块可以是单模块或双模块或多模块组成,模块与模块平行叠放排列,模块与模块之间由膜块连接管连接而成。
所述微通道模块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夹心结构,外层由换热器用于热传导液的循环流动,内层用于反应流体的混合和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了混合和传热的集成。其中换热器是热传导液经换热器进口流进,由换热器出口流出,实现热传导液的闭路循环流动。
所述微反应器有两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进料口经由Y型管路进入具有连续脉冲变径微结构的反应微通道。
所述微反应器是具有变径微结构的通道组成,其中内部通道直径Φ=4~10mn,Φa=0.5~2mn(30),Φb=0.5~2mn(20),L=10~20mn。
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材质由多种金属材料方案组成,包括单一金属材料材质:316L不锈钢(SS316L)、哈氏合金(HC22或HG35),以及复合金属材质-不锈钢复合薄层钛(Ti)、金(Au)、铂(Pt)等,能够适合不同的反应工况,具有强耐腐蚀性和高耐温耐压性能。
所述的操作温度区间为-100~350℃,所述压力范围在0~10Mpa。
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系统的核心单元为微反应器内部微通道结构,这种结构能更好的强化物料的混合效果,这是常规搅拌无法比拟的,即有2个进料口同时进入微通道,微通道为具有交错脉冲变径微结构的通道,这种结构将使流体间高速交叉撞击后使体系处于均匀分散状态,然后再进入反应通道具有连续变径的微通道,实现分离再结合的混合效果;反应器的通道热量交换能力强,使体系温度更准确停留在有利于反应的温度,大大提高产品收率、缩短反应周期、提高安全可控性、减少副产物。原料在微通道中混合极佳,温度精确控制,所用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材质为特种金属合金,计量泵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和钛,耐腐蚀性优良,避免了在常规反应器中腐蚀设备严重的问题。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从进料、预热、混合以及反应过程全程为连续流反应,避免了常规间歇反应中需要额外配置和转移中出现的泄露,环保安全,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微反应器系统流程图:1、2-原料罐,3、4-原料计量泵,5、6-压力表,7-反应区,8-换热区,9-产物淬灭收集区。
图2为微反应器单个框架轴测图:10-框架。
图3为微反应器框架组合图:10-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0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通道结构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复合微胶囊壁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