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射流内壁清洗装置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1515.8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凯;苗思忠;李长鹏;陈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9/093;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射流 内壁 清洗 装置 设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射流内壁清洗装 置设计。
背景技术
在各种工业生产、生活系统中,各种类型的管道、和容器被用于输送特定 的液体或者气体,尽管各种工业设备接触的介质有所不同,但在不同温度、压 力、介质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下,常常会在设备的内壁产生高温聚合物、结焦、 水垢、沉积物、腐蚀物等,这些污垢影响了设备运行的效益和安全,使效率下 降,能耗物耗增加、设备装置失效、恶性事故发生。然而,现有的内壁清洗装 置上缺少设置有助于喷嘴往复作业的气缸,这不利于喷嘴的作业扩大,缺少设 置有助于喷嘴多角度清洗的伺服电机,这不利于内壁的大面积清洗,缺少设置 有助于装置在内壁移动的滚轮,这不利于装置的稳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设置气缸有助于喷嘴的往复作业,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有利于喷 嘴的多角度清洗,通过设置滚轮有助于装置在内壁的稳定和移动,且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一种基于水射流内壁清洗装置设计,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上设有 立柱导杆,所述立柱导杆上设有夹紧固定板甲,所述夹紧固定板甲上设有伺服 电机,支承板上设有横向导杆,所述横向导杆上设有凹形固板,所述凹形固板 上固结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右端伸出有气缸推杆,所述气缸推杆上连接有连接 凸头甲,所述连接凸头甲的右端连接于夹紧固定板乙上,所述夹紧固定板乙上 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上固结有喷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承板上设有润滑套甲,且所述润滑套 甲对称设有四个,支承板上设有横向限位杆,支承板上设有润滑套乙,且所述 润滑套乙对称设有四个,支承板上设有立向限位杆,支承板上设有定位杆,支 承板上设有立向导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承板上设有连接凸头乙,且所述连接 凸头乙上连接有伺服电机,支承板上设有L形板,且所述L形板上固结有气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承板上焊接有异形板,所述异形板上 设有卡销,异形板上设有滚轮,所述立柱导杆的下端设有支撑底座。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打开气缸,开启伺服电机,通过支撑底座将装置送 入待清洗设备内部,滚轮与内壁接触,打开喷嘴,即可进行设备内壁清洗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气缸有助于喷嘴的往复作业,通过设 置伺服电机有利于喷嘴的多角度清洗,通过设置滚轮有助于装置在内壁的稳定 和移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承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承板;11、润滑套甲;12、横向限位杆;13、润滑套乙;14、 立向限位杆;15、定位杆;16、立向导杆;2、立柱导杆;21、夹紧固定板甲; 211、伺服电机;2111、连接凸头乙;3、横向导杆;31、气缸;311、气缸推杆; 312、L形板;3111、连接凸头甲;32、凹形固板;33、夹紧固定板乙;331、卡 头;3311、喷嘴;4、异形板;41、卡销;42、滚轮;5、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承板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基于水射流内壁清洗装置设计,包括支承板1,所述支承板1上设 有立柱导杆2,所述立柱导杆2上设有夹紧固定板甲21,所述夹紧固定板甲21 上设有伺服电机211,伺服电机211有助于喷嘴的多角度喷洗,支承板1上设有 横向导杆3,所述横向导杆3上设有凹形固板32,所述凹形固板32上固结有气 缸31,所述气缸31的右端伸出有气缸推杆311,所述气缸推杆311上连接有连 接凸头甲3111,所述连接凸头甲3111的右端连接于夹紧固定板乙33上,所述 夹紧固定板乙33上设有卡头331,所述卡头331上固结有喷嘴3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1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