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防功能的电子水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2299.9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康;万熹伟;吕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镭蒙(宁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4 | 分类号: | G01F1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张群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电子 水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防功能的电子水表,包括底座、壳体、水流量计量组件、球形阀组件及主线路板,壳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主线路板的安装槽及用于安装水流量计量组件的控制线路板的安装腔,安装槽及安装腔中均灌装有能将相应线路板覆盖的有机硅凝胶,壳体中的电线引出端均涂覆有硅胶层;壳体上开有供水汽进出的第一通孔。本发明的水表采用通透式结构设计,整个壳体的结合缝处不需要设置密封圈,也不做气密性封闭,可通过第一通孔实现水汽自由通透,确保水表壳体中内外压力平衡,有效避免了水表使用过程中因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导致的塑胶形变,同时避免了气密性结构水汽易进不易出、导致水汽积压的问题,增加了水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水表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高温、高湿、水下环境的具有三防功能的电子水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水表的结构设计一般采用气密性三防设计,对板件密封也大多采用硬性的透明胶或蜂蜡。采用这样的气密性设计,存在如下缺点:
(1)气密性设计结构的丁腈材料密封圈或者氟橡胶密封圈在有油污环境或表计长时间使用后会逐步老化、减弱或失去密封的效果;塑胶产品长时间使用后也会出现老化、变脆、形变等现象,导致密封效果变差;
(2)当电子水表在水下工作时,其外壳承受的水压与气密腔内的压力不平衡,导致塑胶件形变,产品密封效果变差,从而使电路板受潮失效,直接影响电子水表的使用寿命;
(3)潮气容易随压力或温度变化侵入气密性设计结构的密封腔,且潮气进入后无法排出,容易在电子水表液晶面上产生凝露,甚至会侵蚀电路板。
授权公告号为CN2044405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多用户智能水表》(申请号:CN201520079696.1)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含有上壳体、下壳体、印制电路板、水表基表、电动阀,上壳体的刷卡区域设有挡板,印制电路板由读卡电路板、主控电路板、无线数据传输电路板组成,读卡电路板和无线数据传输电路板固定于主控电路板上,印制电路板灌胶密封于上壳体内侧相应位置;上、下壳体采用螺丝固定连接,电动阀和水表基表管段采用螺纹连接固定。该结构的水表将印制电路板用灌胶方式密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表的防水性能。
然而,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水表,由于印制电路板仅利用灌胶密封,进入水表壳体内的水压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水表光电转换系统的光传输通量。而且对于要求气密性的水表,为了确保气密性良好,现有的水表多会在壳体边缘设置密封圈,以起到防水作用,但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水汽容易进入壳体内而不易排出,导致壳体内水汽积压,表壳的内外压力不平衡,进而导致表壳内的安装部件受压变形,影响水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防水、防潮性能好,能有效提高光电转换系统的光传输通量且能增加水表使用可靠性的具有三防功能的电子水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三防功能的电子水表,包括底座、壳体、水流量计量组件、球形阀组件及主线路板,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安装水流量计量组件的内腔,所述球形阀组件设于出水管上,所述壳体设于底座上方并开有与底座内腔的上端口相配合连接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主线路板的安装槽及用于安装水流量计量组件的控制线路板的安装腔,所述安装槽及安装腔中均灌装有能将相应线路板覆盖的有机硅凝胶,所述壳体中的电线引出端均涂覆有硅胶层;所述壳体上开有供水汽进出的第一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有覆盖于有机硅凝胶表面的抗压层。该抗压层可以由硬性的环氧复合材料进行浇铸而成,也可以是一块注塑成型的带筋塑料板,设置该抗压层可以抵御水压对有机硅凝胶及主线路板的压力传递,避免水压过高对主线路板造成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镭蒙(宁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镭蒙(宁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2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