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4902.7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龙;杨康;吴锋;王博;杨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02;B01D46/54;B01D46/4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层 过滤 流量 均衡 超净袋式 除尘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包括:
双层超净滤袋(1),布置在收尘器(10)中,所述双层超净滤袋(1)的滤料迎尘面上加入一定比例的超细纤维(5),并在超细纤维(5)外侧覆合一层泰氟龙拉伸超微孔滤膜(4);
电荷感应式流量计(2),用于测量收尘器(10)的各分室入口烟道中的上下游两组等量电荷信号;
分室流量自均衡控制模块(3),接收所述等量电荷信号,结合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烟道截面积,计算烟气体积流量,并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分室入口烟道中的蝶阀风挡(9)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蝶阀风挡(9)的开度,实现进入收尘器(10)各分室的烟气流量均衡;
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5)的加入比例β与超细纤维层阻力损失△P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如下公式确定:
式中:△P为超细纤维层阻力损失,单位为Pa;μ为动力粘滞系数1.85×10-5Pa·s;v0为过滤风速,单位为m/s;L0为超细纤维层厚度,单位为m;a为超细纤维半径,单位为m;β为超细纤维加入比例,单位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泰氟龙拉伸超微孔滤膜(4)实现对含尘烟气的第一层过滤,能分离所有大于微孔直径的粉尘,有效减少滤料内部的粉尘阻塞,仅有极少量小于微孔直径的粉尘透过超微孔滤膜(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泰氟龙拉伸超微孔滤膜(4)表面微孔密集,孔隙率在9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5)实现对含尘烟气的第二层过滤,其内部由超细纤维纵横交错所组成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可对极少量小于微孔直径的、并已透过泰氟龙拉伸超微孔滤膜(4)的粉尘进行有效拦截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感应式流量计(2)包括一对与收尘器(10)的各分室入口烟道相垂直的传感器,分为上游传感器(6)与下游传感器(7);传感器所在烟道截面产生一组相同的上下游磁场(8),当烟气粉尘粒子流经时,上游传感器(6)与下游传感器(7)表面感应等量电荷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层过滤及分室流量自均衡的超净袋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体积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V为工况烟气体积流量,单位为m3/s;L为上游传感器与下游传感器的间隔距离,单位为m;△T为上下游感应等量电荷信号的时间差;A为收尘器分室入口烟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49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