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5702.3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谭文贵;黄英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花丽;张颖玲 |
地址: | 40112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负载 均衡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解析所述服务请求,获得服务请求类型与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资源大小;响应所述服务请求,获取第一云计算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云计算机包括当前已认证授权的云计算机;将所述服务请求的类型与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资源大小发送给所述第一云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计算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负荷均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云计算通过网络将大量计算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资源池以对外提供服务,广义上来说云计算不仅仅是提供计算服务,还应包括网络和存储以及安全等服务。而随着服务需求量的飞速增长,单一的服务器设备早已无法承担海量数据时代的服务需求,因此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既可以把海量数据分配到多节点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又可以把大量计算分担到多节点以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目前,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已有多种解决方案。例如,相关技术1中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负载均衡调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调度中心模块、负载均衡器和可动态调度的虚拟机资源,其中调度中心模块用于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当资源过剩时通知负载均衡器回收虚拟机资源,当资源不足时通知负载均衡器创建虚拟机资源,当宿主机需要宕机维护时进行虚拟机的迁移,以使服务器没有实际负载。
相关技术2中公开了一种云计算环境的负载均衡方法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系统控制器、云系统负载均衡器管理器、负载均衡器、网络转发服务器和宿主机集群。云系统控制器根据申请负载均衡器的请求分配负载均衡器对应的虚拟网络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并获取虚拟IP所对应的负载均衡器,云系统负载均衡器管理器从获取到的对应于虚拟IP的负载均衡器中选取工作负载均衡器并配置工作负载均衡器所对应的宿主机上的后端服务器,工作负载均衡器获取网络转发服务器中的请求数据包,并对数据进行包加标记和修改目标地址的处理,进一步的,宿主机的负载均衡网络转发模块根据修改后的数据包生成一条记录并将数据包转发给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处理完后将结果转发给负载均衡网络转发模块,负载均衡网络转发模块根据所生成的记录发送给网络转发服务器,从而完成一次数据服务请求。
再如,相关技术3中公开了一种云计算平台服务的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包括云管理平台、负载均衡设备、服务器集群,其中服务器集群将服务器集群的资源使用情况实时上报给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根据资源使用情况按比例将服务请求通过负载均衡器分配给服务器集群的各节点。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相关技术1中存在以下缺陷:调度中心模块需要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对调度中心模块所在设备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在系统规模逐渐扩大时会成为系统的瓶颈。相关技术2中存在以下问题:云系统控制器、云系统负载均衡器管理器、负载均衡器、宿主机集群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变动都需要其他环节作出相应改变,因此不利于系统的扩容。同时,所有数据流量都通过网络转发服务器进行转发,因此网络转发服务器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如果网络转发服务器是单点,则当网络转发器出现问题时将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相关技术3中存在以下问题:只考虑了如何将请求数据分配到相应服务器,但并未考虑到服务器实际能够承受的请求数量,当所分配的请求数量或者处理能力超过服务器可承受的范围时,将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能够提高服务请求的响应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解析所述服务请求,获得服务请求类型与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资源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5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座椅存储结构
- 下一篇:用于展开座椅侧部气囊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