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半干旱地区渠堤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7297.9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怡;丁勇;吕会;刘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旱 地区 保护 渗漏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干旱地区渠堤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属于半干旱地区渠堤的维护及绿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年降水量小,气候较为干燥,土壤保水性差,所以对这些地区渠堤的保护及渗漏监测十分重要。一般,渠堤裸露的外边坡长时间被风吹日晒,较容易老化,失去强度,需要对外边坡进行保护;此外,由于半干旱地区土壤保水性差,水渗流较为严重,所以对于渠堤来说,渗漏监测尤为重要。目前广泛使用的生态混凝土护坡需要远距离运入水泥及骨料等,会大大增加成本;此外,传统的由人开车沿渠堤来回进行渗漏检查的方式对于大型渠堤来说费工费时,且产生大量汽车尾气。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既能避免远距离运输,又能对渠堤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较为快速准确地监测渗漏的新方法,有效地维护渠堤。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干旱地区渠堤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半干旱地区渠堤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以当地土壤为植物种植介质,在外边坡和边坡外地面上种植不同植物,以植物长势茂盛处作为渗漏的判断标准。
作为改进,所述用于半干旱地区渠堤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干旱地区常见的根系浅、叶子宽的植物种子,将植物种子加入植物种植介质、营养成分、保水剂和水中混匀,制得坡地营养砂浆;
(2)选取干旱地区常见的根系深、根系对水反应敏感的植物种子,将植物种子加入植物种植介质、营养成分、保水剂和水中混匀,制得边坡外地面营养砂浆;
(3)将坡地营养砂浆均匀喷洒至渠堤外边坡(1)上,将边坡外地面营养砂浆均匀喷洒至渠堤外边坡外地面(2)上;浇灌至外边坡(1)和边坡外地面(2)上的植物种子生根发芽;
(4)利用无人机航拍渠堤,得整个渠堤完整清晰的照片;
(5)对照片灰度处理,植物明显较周围茂盛处及其准确位置为渗漏可疑点。
步骤(1)中,所述植物种植介质为干旱地区土壤;所述营养成分为造纸废液或酿酒废液;所述营养成分、保水剂和水的质量比为(0.05-0.15):(0.0001-0.0010):1。
步骤(2)中,所述植物种植介质为干旱地区土壤;所述营养成分为造纸废液或酿酒废液;所述营养成分、保水剂和水的质量比为(0.05-0.15):(0.0001-0.0010):1。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是基于半干旱地区土壤及植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以混有植物种子的营养砂浆均匀喷撒至外边坡及边坡外地面为基础,一方面通过种植不同植物美化环境的同时对外边坡主要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边坡外地面处理起到监测渗漏的作用,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成本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渠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半干旱地区渠堤保护及渗漏监测的方法,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就地取材,选取干旱地区常见的根系浅、叶子宽的植物种子,将植物种子加入植物种植介质、营养成分、保水剂和水中混匀,制得坡地营养砂浆;考虑到浸润线的存在,即使渠堤3的沟渠4渗漏,水也基本不会渗透至外边坡1处,无需考虑监测渗漏的问题,所以外边坡的植物种类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扎根不深的植物如草,以防根系破坏坡体,此外还需叶子较为宽大、生长较为茂密、能够完全遮住坡面,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植被层中水分的蒸发;所述植物种植介质为干旱地区土壤;所述营养成分为造纸废液或酿酒废液;所述营养成分、保水剂和水的质量比为(0.05-0.15):(0.0001-0.0010):1,该混合物与适量根系浅、叶子宽的植物种子及适量当地植物种植介质混合成可喷撒的植被层,种子及种植介质的量的选择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