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伸缩式水平转动电缆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7339.9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宾;高星林;蔡俊福;周永川;张建;张晖;吕京京;徐锡伟;林鹤辉;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昊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H02G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23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1141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伸缩 水平 转动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伸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伸缩式水平转动电缆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海岛屿和大陆之间以及海湾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跨海大桥的诞生既解决了海岛供电、供水的问题又解决了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的问题,可谓一举三得。相对于敷设昂贵的海底电缆来说,利用跨海桥梁敷设长距离的电缆,可敷设更大界面截的电缆,输送更大容量的电能到海岛上。而且桥梁上敷设的都是常规的电缆,且电缆敷设在桥内,既便于检修又便于维护,不但提高了电缆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但是桥梁由于受到温度变化、车辆通行、风、地震等动载荷的影响,在桥梁的两端会产生伸缩和位移。由于桥箱中的电缆都是固定的,因此这样的伸缩和位移会使电缆过度拉伸,甚至拉断电缆,或者过度压缩,压坏电缆,造成整个供电系统中断,这样对电缆的安全运行就产生了坏的影响,因此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消除这种隐患。
目前,针对电缆伸缩装置的设置有很多技术方案,例如公告号为CN10273876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伸缩弧装置,公告号为CN10492904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跨海大桥电缆伸缩装置,还有很多实际案例都对电缆伸缩装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是这些技术方案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目前的电缆伸缩装置基本都是把电缆作为力的传导工具,靠电缆弯曲带动伸缩装置去运动,整个运动过程都是电缆在压缩和拉伸,这样很容易造成电缆过度疲劳,电缆的过度挤压和过度拉伸,对电缆的伤害很大,这在电缆使用中是大忌,这样电缆伸缩装置没有很好起到到保护电缆的作用;
2、不同电压的电缆不能通过同一套伸缩装置分上下两层对电缆进行保护。目前大多数电缆伸缩装置都属于上拱类伸缩装置,对于上拱类伸缩装置应用在大桥桥箱内有斜支撑梁时是无法使用的,因为这种伸缩装置在向上拱起后水平移动的时候,会碰撞桥箱的斜支撑梁,破坏桥梁的结构,对于要求不同电压的电缆要通过同一套伸缩装置分上下两层通过电缆伸缩装置对电缆进行保护,这种装置根本无法实现,因为上下两层电缆敷设的间距是很有限的,而拱形伸缩装置要达到应该有的伸缩量,Ω弧会拱起很高才能达到要求,而拱起过高,上下两层电缆势必会干涉,这在电缆的使用中是绝对不行的;
3、目前的电缆伸缩装置滑动部分使用的是普通导轮或普通轴承类产品,也有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滑动部分结构的。跨海电缆在高温、高盐、高湿环境下工作,运行中避免不了还有灰尘,普通导轮或普通轴类的产品很快就会因锈蚀或进入灰尘而使滑动部分运动不灵活或出现卡死现象,使整个装置失去功能。尤其聚四氟乙烯类产量应用在滑动部分时,当装置遇到外力稍微发生变形时,聚四氟乙烯类产品就会损坏,失去它所应该起到的滑动作用,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聚四氟乙烯类产品很快就会老化,使得装置无法继续使用,所以应用这种材料的装置不可取,局限性太多,桥身稍微晃动大一点该种装置就无法使用,给维修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4、针对跨海大桥有些桥箱的特殊位置,没有专门的电缆伸缩装置可供使用。例如相邻两个桥箱中,其中一个桥箱内可以容纳电缆伸缩装置(即桥箱Ⅰ),而另一个桥箱受空间所限不能容纳电缆伸缩装置(即桥箱Ⅱ),在这种情况下给电缆伸缩装置的铺设就带来了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电缆伸缩装置的伸缩量更是难题中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一个桥箱内的,杜绝电缆在跨海大桥运行中容易被过度挤压和拉断的问题,使电缆安全运行、达到可持续供电目的的单向伸缩式水平转动电缆伸缩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昊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昊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