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削中心双层结构斜床身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7994.4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6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民;袁旎;呼如亮;朱云云;袁景辉;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元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削 中心 双层 结构 床身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削中心双层结构斜床身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是汽车、航天航空、精密模具等领域急需的设备,在高速及快移速度的情况下定位精度不超过3μm,对机床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作为刀塔、切削力的支撑体,床身是实现高精度、高动态性能的根本保证,是决定整机精度的关键。目前国内车削中心的机床斜床身内部筋板布置均采用井字筋。随着车削中心向着高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和高加工精度的方向发展,作为机床重要部件的床身,其动态性能关系到整个机床的工作性能,数控机床床身结构的设计尺寸和布局形式,决定了其本身的各个动态特性。往往由于床身结构及内部筋板设计不合理,盲目增加筋板的数量,导致床身的刚度不足,产生各种变形、振动;由于固有频率的存在,机床总会有振动。一味地加强刚度使机床过度刚化,使机床成为一个刚性整体影响了振动能量的释放。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178636.2,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斜导轨车床床身,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车床床身本体采用整体浇注,为卧式结构,床身内部开设若干几何图形镂空结构,床身底部设计呈拱形。该实用新型床身内部采用几何形状设计,使得床身的有效载荷得以分流在各个几何体中镂空位置,然后传至拱形底座上,有效地消除了共振产生,使机身重量也有较大减轻,同时在左侧面底部设计了一个水箱,使得整个床身重心分布更为合理。但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筋板为镂空的结构,其几何形状为圆形,目得一是为了减轻床身的重量;二是铸件在铸造、生产、热处理过程中在应力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筋板产生裂纹造成机床损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124226.8,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一种卧式斜床身结构,床身包括整体浇注的水平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端的倾斜中空走廊以及设置于中空走廊上的倾斜导轨,所述中空走廊中心设置有圆筒筋,所述圆筒筋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平板筋,所述平板筋将中空走廊上开设的若干个连接隔腔体相互连接。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床身采用整体浇铸,其圆筒筋为床身上端外轮廓的一部分,因此其实际形状为C形筋,因此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在重切削工作情况下,导致床身的刚度不足,产生变形、振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机床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床身的过刚性易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且其床身在高频率振动下易产生变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削中心双层结构斜床身及其制造方法,能有效降低机床振动,确保了机床加工精度,同时提高了抗弯、抗扭能力,延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削中心双层结构斜床身,包括床身上部和床身下部,所述的床身上部为斜床身,所述的斜床身包括外框、圆筒和横向隔板;所述的外框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的圆筒设置在外框的内部;所述的外框和圆筒之间通过沿圆筒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横向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圆筒的中心轴线穿过外框横截面三角形的重心。
优选地,所述的床身下部的投影面积大于并覆盖床身上部主轴的投影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外框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的横向隔板的间隔距离小于移动鞍座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的圆筒的外径为Dt,Dt的大小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D为圆筒的外径,T为切削力所产生的扭矩,ρ为圆筒截面内、外径的比值,〔τ〕为许用剪应力。
一种车削中心双层结构斜床身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体铸造:选用HT300,采用木模进行树脂砂造型对床身整体一次造形铸造完成,铸造毛坯预留5~8mm的加工余量;
2)步骤1)中铸造毛坯出模后进行第一次焖火;
3)将步骤2)中第一次焖火后的铸造毛坯冷却至常温再进行粗加工;
4)将步骤3)中粗加工后的半成品进行第二次焖火;
5)步骤4)中第二次焖火后冷却至常温再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优选地,步骤1)中铸造时床身导轨面朝下。
优选地,步骤1)中床身壁厚相对较厚的位置设置冷却机构进行冷却。
优选地,步骤1)中毛坯出模温度小于200℃。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元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元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