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9174.9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全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运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31/04;A6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幽门 螺杆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主要是采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而在治疗上,中药使用不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由以下重量份:半枝莲4~6、乌梅3~5、猪殃殃4~6、茯苓5~8、枳实4~6、黄连3~5、黄芩3~5、丹参2~4、山萸肉4~8、莱菔子4~6、水葱3~5、六神曲5~8、槐花3~5、板蓝根2~4、菊花脑3~5、野蒜2~4、草果5~7、苦菜5~7组成;将上述原料放入煎药罐中,加水浸泡1~3h,每日早晨,大火烧开后小火煎20~25min,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服用滤液,滤渣加水浸泡,至晚间再次煎煮后过滤,丢弃滤渣,服用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服用需空腹,忌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方搭配合理,散寒泻火,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缓和患者病痛,同时健脾和胃,消食调中,利水活血,杀菌解毒,在治疗的同时,借助中药组合物的组分的调理功能,恢复人体自身机能,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帮助机体修复组织,最终通过身体的调节,达到标本兼治,祛病抗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由以下重量份:半枝莲4、乌梅3、猪殃殃4、茯苓5、枳实4、黄连3、黄芩3、丹参2、山萸肉4、莱菔子4、水葱3、六神曲5、槐花3、板蓝根2、菊花脑3、野蒜2、草果5、苦菜5组成;将上述原料放入煎药罐中,加水浸泡1h,每日早晨,大火烧开后小火煎20~25min,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服用滤液,滤渣加水浸泡,至晚间再次煎煮后过滤,丢弃滤渣,服用滤液。
服用需空腹,忌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由以下重量份:半枝莲6、乌梅5、猪殃殃6、茯苓8、枳实6、黄连5、黄芩5、丹参4、山萸肉8、莱菔子6、水葱5、六神曲8、槐花5、板蓝根4、菊花脑5、野蒜4、草果7、苦菜7组成;将上述原料放入煎药罐中,加水浸泡3h,每日早晨,大火烧开后小火煎20~25min,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服用滤液,滤渣加水浸泡,至晚间再次煎煮后过滤,丢弃滤渣,服用滤液。
所述服用需空腹,忌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由以下重量份:半枝莲5g、乌梅4g、猪殃殃5g、茯苓6g、枳实5g、黄连4g、黄芩4g、丹参3g、山萸肉6g、莱菔子5g、水葱4g、六神曲6g、槐花4g、板蓝根3g、菊花脑4g、野蒜3g、草果6g、苦菜6g组成;将上述原料放入煎药罐中,加水浸泡2h,每日早晨,大火烧开后小火煎20~25min,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服用滤液,滤渣加水浸泡,至晚间再次煎煮后过滤,丢弃滤渣,服用滤液。
服用需空腹,忌食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按照本实施例公开的组方及含量制作并使用,经多人使用后观察,疗效显著。
本发明中使用的中药组方,在配方中的主要功能介绍:
半枝莲:味辛,性平。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猪殃殃:味辛、苦,性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抑菌、降压、抗癌。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运明,未经全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