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带电磁离合装置的异步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0797.8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升;时海建;张润禄;徐东旭;张秀川;田利飞;牛华强;刘国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顺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32 | 分类号: | H02K17/32;F16D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离合 装置 异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普通异步电动机与电磁离合器结合为一体的自带电磁离合装置的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普通的电磁离合器属于常见的机械部件,将普通异步电动机与电磁离合器结合为一体组成自带电磁离合装置的异步电动机,也不是什么新课题,在一些专利文献也不少见电动机与电磁离合器组合为一体的专利申请,但市场却少见真正的产品出现,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些技术产品的成本远高于市场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被市场接受的、实用的自带电磁离合装置的异步电动机。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措施,当然首先是同样地把电机伸出机体的动力输出轴,分解为缩短的转子转轴和伸出机体的动力驱动轴两部分,两者之间附加一个依靠电磁作用连接驱动传输动力的电磁离合装置,或者简单地描述为缩短输出轴的电机和电磁离合器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结构(图1);不同的是:电磁离合装置电磁线圈使用断续通电吸合(寸载吸合)的开关电路驱动,并附带过载脱离输出轴的保护电路。
单纯从电磁结构原理探讨,图2中的电磁离合装置外套1与驱动轴2,可理解为整体组合为受直流(电)线圈3驱动的圆形电磁铁;从机械运动的意义探讨,驱动轴2是在外套1的中心自由旋转;可沿转子输出轴5轴向滑动的离合衔铁4,在线圈3通电状态受磁力作用,将转子输出轴5与驱动轴2吸合联结为一体整体运转;线圈3断电时,驱动轴2脱离转子输出轴5的驱动连结,电机内部进行无输出动力的空运转(为简化原理说明省略了与动作原理关联不大的摩擦传动及轴承的结构)。
电磁离合装置电磁线圈“寸载吸合”开关电路的作用,相当于普通大功率电动机在带负载启动过程中,为减小电动机启动电流而进行反复点动按扭开关(即所谓“寸载启动”)的动作;过载脱离输出轴的保护电路的作用,等同于普通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电路,只是改切断电机的电源,为断开离合器装置的电磁线圈,有许多现有技术可供参考。
这些以小功率直流线圈电源的通断控制动力的输出,取代普通电动机整体电源通断的电路,在大电流重负荷的电机启动过程具备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空负荷启动减小了电机的启动电流,大大降低了电机负载对线路的要求,而寸载吸合则更可避免启动过程因惰性产生的机械惯量,不得不加大配套电机功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主体与内置的电磁离合装置结合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置电磁离合装置部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电磁离合装置的电磁线圈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中:D代表缩短转轴的电机;Z为其缩短的转子轴;L代表电磁离合器;S为组合后整体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图中D与L之间的箭头线,表示前后两者实质为一体的结构。
图2中:1为电磁离合装置外套;2为驱动轴;3为直流线圈;4为离合衔铁;5为转子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电磁离合装置电磁线圈“寸载吸合”的开关电路和过载脱离输出轴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图中由电容C1、C2、整流管D1和稳压管WY组成电容降压的半波整流稳压电路和以555时基电路为主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驱动晶体管BG1对电磁离合装置的电磁线圈断续供电,待C3充电达到可控硅BT1起始电压后555电路停止振荡,3脚维持高电平,电磁线圈保持通电状态,结束“寸载吸合”过程。框图GLJC表示任意现有技术的电动机过流监测电路,当电机过载超过限定电流时,输出信号开通可控硅BT2,晶体管BG1截止,切断电磁线圈电源,从而停止电机动力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顺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顺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0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