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蒸氨废液闪蒸卤水的氨法制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1023.7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秉棠;赵殿金;何磊;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18 | 分类号: | C01D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液 闪蒸 卤水 法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制碱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蒸氨废液闪蒸卤水的氨法制碱系统,包括氨法制碱单元及设于氨法制碱单元的卤水进液口前端的蒸发浓缩单元、卤水换热器及闪蒸器,卤水依次通过蒸发浓缩单元、卤水换热器及闪蒸器后进入氨法制碱单元。来自蒸发浓缩单元的卤水在卤水换热器中被来自氨法制碱单元的蒸氨废液加热后进入闪蒸器产生闪蒸蒸汽与浓缩卤水,闪蒸蒸汽进入蒸发浓缩单元对卤水进行蒸发浓缩,浓缩卤水进入氨法制碱单元用于制碱。与现有氨法制碱系统相比较,在减少卤水加热热源消耗的同时对蒸氨废液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降低了氨法制碱系统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碱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蒸氨废液闪蒸卤水的氨法制碱系统。
背景技术
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2NaHCO3=Na2CO3+H2O+CO2
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H2O=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3所示。
氨碱法制碱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氨废液温度约为90°-98°,存在较多的余热,现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将蒸氨废液直接排放,无法对蒸氨废液的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另外一方面,为提高制碱效率,需要用热源对卤水进行加热,以提升卤水的浓度,这两方面因素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回收余热的利用利用蒸氨废液闪蒸卤水的氨法制碱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蒸氨废液闪蒸卤水的氨法制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法制碱单元、设于氨法制碱单元的卤水进液口前端的闪蒸器、设于闪蒸器的卤水进液口前端的卤水换热器、设于卤水换热器的卤水进液口前端的蒸发浓缩单元,其中,
卤水换热器:设有通过蒸发浓缩单元的卤水的冷源媒介通道及通过氨法制碱单元输出的蒸氨废液的热源媒介通道,通入氨法制碱单元输出的蒸氨废液,并将其作为热源,为蒸发浓缩单元输出的卤水加热;
闪蒸器:通入卤水换热器输出的卤水,并将其作为闪蒸原液进行闪蒸,闪蒸完成后的卤水输入氨法制碱单元,闪蒸产生的闪蒸蒸汽输入蒸发浓缩单元;
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卤水多级浓缩管路及与卤水多级浓缩管路为交错流设置的蒸汽多级冷凝管路,沿卤水多级浓缩管路的流体走向依次设置有蒸汽-卤水换热器、蒸汽-卤水蒸发器、闪蒸蒸汽-卤水蒸发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