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1036.4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成;陈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30 | 分类号: | C25D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氧化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发色方法及其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镁及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切屑加工性能好电磁屏蔽优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3C领域。但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电极电位很低极易腐蚀使应用受限制。镁及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不但可以提高表面耐蚀性,耐磨性且可以改善外观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扩大应用范围。
国内华南理工大学曾利用高锰酸钾为着色剂,在镁合金表面制出黄色陶瓷膜层。长安大学利用高铬酸钾制出绿色陶瓷膜;兰州大学利用硫酸铜制出棕黑色陶瓷膜层,还有利用硫酸钴制出黑色膜;研究开发大部分局限于大学校内,没能进入规模化工业生产,且着色处理所选用的着色药剂及产生污水排放对人体及环境有一定伤害和污染,不适宜工业化生产。但此项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已成为国际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然而,由于目前镁合金表面处理色调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快速发展应用。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及其产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及其产品,解决目前镁合金表面处理色调单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镁合金进行脱脂处理;
(2)将脱脂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酸洗处理;
(3)将酸洗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表调处理;
(4)将表调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烘烤处理;
(5)将烘烤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上料;
(6)将上料后的镁合金进行电解着色处理;
(7)将电解着色后的镁合金再进行烘烤处理。
可选的,所述步骤(1)、(2)、(3)、(6)之后皆进行水洗。
可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脱脂剂为浓度20~80g/L的M-121溶液,脱脂温度为65~75℃,脱脂时间为240~300秒。
可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酸洗剂为浓度20~80ml/L的M-223溶液,酸洗温度为50~60℃,酸洗时间为30~180秒。
可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表调剂为浓度550~950ml/L的Mat-031溶液,表调温度为80~90℃,酸洗时间为180~300秒。
可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烘烤温度为30~100℃,时间为10~120分钟。
可选的,所述步骤(6)中电解着色的电源设备采用双脉冲手动式输出方式,正向电流密度:0.8-2.0A/dm2,负向电流密度:0.1-1.0A/dm2,正向频率:300-550hz,正负频比:1-5,正占空比:20-35%,负占空比:10-35%,氧化周期:5-15min。
可选的,所述步骤(6)中电解着色液配方如下:硅酸钠:5-35g/l;氢氧化钠:2-25g/l;氟化钾:5-25g/l;添加剂:5-30g/l;该溶液的PH值为9.0~13.0,电解着色温度:20~40℃。
可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络合剂、着色剂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络合剂:0.5-25g/l;所述着色剂:0.5-25g/l。
可选的,所述络合剂是EDTA.2Na、氨水、酒石酸钾钠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着色剂是硫酸铜、有机铵盐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的,所述步骤(7)中的烘烤温度为80~95℃,时间为10~30分钟。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产品,该产品为利用所述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产生的产品。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的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及其产品。本发明与化成前处理相结合,操作工艺简便,效果良好,弥补了镁合金表面处理色彩单一性空缺且对素材表面品质要求范围较大,着色样件表面外观大大提高镁合金耐蚀性和耐磨性,着色处理过程相对环保,氧化反应过程也不会生成大量有害物质,适合工厂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流程图。
图2-图6分别绘示本发明镁合金氧化发色产品的五种表面颜色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绘示本发明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流程图。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方法步骤及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请参阅图1,并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氧化发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镁合金进行脱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