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截面线液压胀管扭力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1799.9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平;逯若东;蒋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60B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朱丽琴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液压 扭力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梁。一种变截面线液压胀管扭力梁,由中间定截面段、过渡段和端部连接段构成,所述中间定截面段的横截面为双层V形,所述端部连接段为管状;所述端部连接段外轮廓线比中间定截面段长;以该扭力梁的安装位置为基准,该扭力梁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和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得到的都是圆弧线;所述过渡段的外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凸起。本发明通过对悬架中扭力梁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改进扭力梁各区域的截面形状,分散了扭力梁应力集中的现象,不但能提高扭力梁自身的疲劳寿命,还能提高使用了该扭力梁的悬架整体的疲劳寿命,使车辆的整体性能得到了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梁。
背景技术
扭力梁由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等优点,在A级、A0级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扭力梁结构,目前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疲劳开裂,在车轮反向跳动、回转力矩反向加载等极限工况下,扭力梁服役条件恶劣,疲劳开裂是扭力梁结构的最大挑战,因此抗疲劳开裂性能是扭力梁结构设计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2795071A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扭转梁半独立悬架,通过在扭力梁和纵臂的连接处设置加强件,从而减少纵臂与扭力梁焊接区域的应力值,避免裂纹的产生和失效状况的发生,但该结构增加了零件数量,扭力梁与纵臂间应力是否可以有效转移到加强上有待进一步验证;中国专利CN103522864A中公开了一种扭转梁后桥横梁,包括横截面成U形的横梁本体,横梁本体的两纵向边缘带有纵向翻边,横梁本体内侧设置有两加强板,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和抗疲劳性,该结构为钣金件冲压成形,不能形成封闭结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中国专利CN1946580A公开了一种扭力梁悬架装置,通过在轴向中部外壁形成多个凸起与内壁接触,通过在凸起处的相互接触,抑制当外壁和内壁互相滑移接触时引起的不正常摩擦。
现有的这些专利扭力梁或者为冲压焊接结构,或者为管状扭力梁,通常都为均匀的截面形状,没有根据扭力梁的实际受力特性对其进行改进,因此整体性能优化不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低,也不能满足车辆轻量化的需要,及其成形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截面线液压胀管扭力梁,通过对悬架中扭力梁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改进扭力梁各区域的截面形状,分散了扭力梁应力集中的现象,不但能提高扭力梁自身的疲劳寿命,还能提高使用了该扭力梁的悬架整体的疲劳寿命,使车辆的整体性能得到了优化。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截面线液压胀管扭力梁,由中间定截面段、过渡段和端部连接段构成,所述中间定截面段位于该扭力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端部连接段对称位于该扭力梁的两端,中间定截面段与端部连接段之间通过过渡段光滑过渡,所述中间定截面段的横截面为双层V形,所述端部连接段为管状;所述端部连接段最外侧的横截面外轮廓线的长度比中间定截面段的横截面外轮廓线长度长15%~25%;以该扭力梁的安装位置为基准,该扭力梁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和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得到的都是圆弧线;所述过渡段的外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凸起。
所述管状的端部连接段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矩形。
所述中间定截面段的长度为整个扭力梁长度的25%~50%,过渡段和端部连接段的长度比为1:1~1.5。
所述中间定截面段双层V形中的内层V形壁与外层V形壁之间的间隙小于5mm。
该扭力梁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得到的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为1500~2000mm。
该扭力梁的中轴线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得到的圆弧线的圆弧半径为1500~2000mm。
所述的凸起的高度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架支撑结构、悬架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集中供气系统及供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