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与麦克风的安装壳体、制造方法及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2102.X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阿亮;陈国强;张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麦克风 安装 壳体 制造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装配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 与麦克风的安装壳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扬声器与麦克风安装壳体的制造 方法,以及一种扬声器与麦克风集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体积 在不断减小,而且人们对这些便携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 要求与之配套的电子零部件的体积也必须随之减小。
但是现在各器件的封装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工艺能力已经接近极限, 很难再根据系统厂商的要求进一步缩减芯片的尺寸。在手机、PAD的整机 装配中,通常将扬声器与麦克风单独地安装在手机壳体内,这就使得扬声 器与麦克风占据了较大的安装空间。
而且,在组装麦克风的时候,麦克风上要组装麦克胶套,从而保证麦 克风的固定,减震等,但是麦克胶套的精度较差,组装过程中易出现偏斜、 漏气等组装不良问题,从而影响了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与麦克风的安装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扬声器与麦克风的安装壳体,包括 扬声器外壳,所述扬声器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扬声器单体的容腔以及连 通所述容腔的发声口;在所述扬声器外壳上还设置有凹槽;还包括与扬声 器外壳通过双射注塑的方式成型在一起的胶套;其中,所述胶套包括与发 声口侧壁贴合的发声口胶套,以及位于所述凹槽内的麦克风胶套;所述麦 克风胶套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麦克风封装结构的安装槽,在所述麦克风胶 套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音孔。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设置在扬声器外壳上邻近其发声口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由发声口的侧壁以及设置在扬声器外壳上的侧壁 部围成。
优选的是,所述麦克风胶套设置有音孔的侧壁与发声口胶套的侧壁齐 平。
优选的是,所述麦克风胶套侧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音孔的第一凸缘; 在所述发声口胶套的侧壁设置有环绕发声口的第二凸缘。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齐平。
优选的是,所述麦克风胶套的上端还设置有环绕所述安装槽的第三凸 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安装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采用一次注塑的工艺形成具有容腔、发声口、凹槽的扬声器外壳;
b)采用二次注塑工艺在扬声器外壳的发声口、凹槽位置形成胶套, 其中,所述胶套包括与发声口侧壁贴合的发声口胶套,以及位于所述凹槽 内的麦克风胶套;所述麦克风胶套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麦克风封装结构的 安装槽,在所述麦克风胶套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音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与麦克风集成的安装 结构,包括上述的安装壳体,还包括扣合在扬声器外壳上的盖板,以及设 置在扬声器外壳容腔中的扬声器单体;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的麦克风封 装结构。
本发明的安装壳体,通过发声口胶套可以将发声口与外部终端密封起 来,防止漏音等问题的发生;通过麦克风胶套可以实现麦克风封装结构的 固定,同时该麦克风胶套还可以对麦克风封装结构起到缓冲振动的作用; 本发明的发声口胶套、麦克风胶套通过双射注塑的工艺与扬声器外壳注塑 在一起,不但可以减少组装的工艺步骤,提高工作的效率;还可以规避组 装中,手机壳对密封组件的刮蹭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 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 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 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 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 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2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混响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扬声器系统及相应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