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3415.7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9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惠人;周申平;魏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涡轮 叶片 冷却 出口 上游 扩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
技术背景
气膜冷却是应用在燃气轮机叶片上的冷却技术,即从压气机末级抽取高压冷气输运到叶片内部通道,冷气在通道内强化对流换热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同时一部分冷气从叶片壁上的气膜孔喷出,这股冷气在主流和流体科恩达效应的作用下向下游弯曲,粘附在叶片壁面附近,形成温度较低的冷气膜,将壁面同高温燃气隔离,并带走部分高温燃气或明亮火焰对壁面的辐射热量,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叶片不被高温燃气烧坏的目的。目前,涡轮叶片上主要采用圆柱孔型,但是圆柱孔型的射流比较集中,形成的气膜不能很好地覆盖所有展向区域,而且大吹风比下圆柱孔型射流容易冲出壁面不能形成有效的气膜覆盖。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现代燃气轮机性能要求,燃气温度不断升高,必须采用更高效的冷却技术,因而在气膜冷却技术中采用圆柱形孔的不足就显得越来越突出。
二十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首次发现在圆柱孔型的出口进行扩张设计能增强气膜冷却效率,且随吹风比增大扩张孔形冷却效率降低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一方面出口扩张降低了气膜孔出口射流垂直方向动量分量,使得射流更不容易喷射渗透进入主流,另一方面气流流过扩张处时出现科恩达效应,使得气流在拐角处能附于表面。从此之后,异形孔气膜冷却特性研究成为了气膜冷却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专利US20020090295中提出的孔型是一种出口扩张结构,是在出口上游和下游分别进行了扩张;在专利US20050042074中提出的孔型也是类似结构,并且在出口上游进行了二次扩张,截面呈现圆形形状。孔型形状虽然能够改善冷却效率,但加工难度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因而目前还没有应用在实际叶片上。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圆柱孔型的气膜冷却效率,克服现有技术中异形孔加工困难、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叶片内冷却通道、叶片吸力面气膜孔、叶片压力面气膜孔、倾斜主圆柱孔、扩张圆柱孔,叶片压力面气膜孔和叶片吸力面气膜孔与叶片内冷却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在倾斜主圆柱孔出口上游处逆着主流方向进行圆柱形扩张,进口截面为椭圆曲线,出口截面为两个椭圆相交形成的曲线;所述倾斜主圆柱孔具有流向倾角α,倾角α为35°,倾斜主圆柱孔直径D为0.5~2mm;所述扩张圆柱孔直径d为0.7D,同时具有逆流向倾角,扩张圆柱孔的流向倾角为β,倾角β的取值范围为35~90°;扩张圆柱孔的外轮廓线与倾斜主圆柱孔的外轮廓线交线的端点A与X轴相距P为0.2D。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由叶片内冷却通道、叶片吸力面气膜孔、叶片压力面气膜孔及倾斜主圆柱孔、扩张圆柱孔组成,叶片压力面气膜孔和叶片吸力面气膜孔与叶片内冷却通道相通;扩张孔结构是在倾斜主圆柱出口上游处逆着主流流向方向进行圆柱形扩张而成,只有流向倾斜而无展向倾斜。气膜孔进口截面是完整的椭圆曲线,出口截面则是两个椭圆相交形成的曲线。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孔扩张圆柱孔的中心线与叶片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5~90度,扩张圆柱孔直径d与倾斜主圆柱孔直径D之比为d/D=0.7。扩张气膜孔喷出的冷气沿着流向覆盖面积较宽,并且发现随着动量比增大仍能较好地贴附在壁面,具有冷却效果好的特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通过不同型号的钻头直接加工而成,加工简单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出口上游扩张孔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膜孔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膜孔单元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气膜孔单元结构俯视图。
图中:
1.叶片压力面气膜孔 2.叶片吸力面气膜孔 3.叶片内冷却通道 4.倾斜主圆柱孔 5.扩张圆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3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浇注模板内支撑垫片
- 下一篇:已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切筋用工具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