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桩桩-土接触面破坏形式可视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3630.7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红;孔纲强;孟珍珠;刘璐;孙学谨;张鑫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桩桩 接触面 破坏 形式 可视化 试验装置 使用方法 | ||
1.异形桩桩-土接触面破坏形式可视化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异形桩桩-土接触面破坏形式可视化试验装置,包括承台(22)、模型桩(2)、模型槽(1)、水浴槽(4)、温控系统、激光源以及数码摄像装置;
所述模型桩(2)为全比例尺的异形桩,设置在所述模型槽(1)内,模型桩(2)的周围布置有透明土(3),所述模型槽(1)设置在水浴槽(4)内,所述模型槽(1)和水浴槽(4)均为透明装置,且两者均设置在承台(22)上,所述模型槽(1)的底部对应模型桩(2)的位置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内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带动模型桩(2)产生竖向位移或绕竖向中心轴的扭转位移;
所述温控系统与水浴槽(4)配合作用,调节桩-土接触面温度;
所述激光源包括第一激光源(13)、第二激光源(14)、第三激光源(16)和第四激光源(17),所述第一激光源(13)和第二激光源(14)设置在模型槽(1)的上方,第三激光源(16)和第四激光源(17)对称设置在模型槽(1)的侧面,且位于模型桩(2)对称轴的两侧;
所述数码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数码相机(15)和第二数码相机(18),所述第一数码相机(15)设置在模型槽(1)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激光源(13)和第二激光源(14)的中间,所述承台(22)上还设有环形滑轨(19),所述环形滑轨(19)绕水浴槽(4)设置,所述第二数码相机(18)与环形滑轨(19)活动连接,可沿环形滑轨(19)移动,环形滑轨(19)上设置有卡槽和刻度,用于固定第二数码相机(18);
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试验设计要求,制作模型槽、全比例尺的模型桩和透明土;
B,将模型槽置于承台上,将转轴穿过模型槽与加载系统相连,并将模型桩置于模型槽内,模型桩底面与模型槽底部接触,在水浴槽周围布置环形滑轨,在模型槽上方和侧面安装激光源和数码摄像装置,数码摄像装置通过数据线与处理装置连接;打开激光源,检查其在透明土体内部形成的颗粒切面明亮度,调整激光角度,分别使激光垂直和水平入射,打开对应的数码摄像装置,调整其镜头,使其能拍摄整个试验画面;
C,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将转轴底部与加载系统相接;打开温控系统,使控温液体循环,调节桩-土接触面温度至稳定状态;
D,根据设计的位移速率,施加竖向或者扭转位移,在指定位移处,暂停加载;
模型槽侧面的第三激光源和第四激光源的激光入射形成切面,由模型槽上方的第一数码相机记录土体位移规律;
模型槽上方的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的激光入射形成切面,由模型槽侧面的第二数码相机围绕环形滑轨一周,在固定的卡槽位置记录加载过程中接触面和透明土内部的位移规律;
E,重复步骤A~D,通过试验装置分析不同加载方式、不同温度、不同桩型的全比例尺模型桩桩-土接触面滑动带大小和桩周土位移发展情况,完成考虑温度效应的全比例尺异形桩桩-土接触面剪切破坏形式可视化试验,重复制备透明土的过程中保持透明土的高度和密实度不变,以保证全比例尺模型桩周围的围压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模型槽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或透明钢化玻璃制成,模型槽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或长方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直径为500~800mm、高度为300~350mm、周围壁厚为10~20mm、底面壁厚为20~40mm;所述长方体边长为500~800mm、高度为300~350mm、周围壁厚为10~20mm、底面壁厚为20~40mm;模型桩由混凝土或聚碳酸酯或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横截面形状为X形或Y形或H形或者圆形,等效直径为400~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透明土由透明固体颗粒与孔隙液体制配而成,透明固体颗粒为粒径为0.25mm~2.0mm的全氟环状聚合物颗粒或粒径为0.1mm~1.0mm的熔融石英砂或粒径为0.01mm~0.075mm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粉末,孔隙液体为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或酒精溶液或溴化钙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36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