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及其制造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5838.2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轩;刘昊;黄治塬;靳萌萌;党孟娇;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电容 应变 传感器 及其 制造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包括衬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上 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金属极板(2)、SiO介质层(3)和上层金属极板(4),所述的衬 底(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的底层金属极板(2)、SiO介质层(3)和上层金属极板(4)全 部覆盖在内的SU_8隔离屏蔽层(7),所述SU_8隔离屏蔽层(7)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底层 金属极板引出端头(8)和上层金属极板引出端头(9),所述的SU_8隔离屏蔽层(7)内设 置有用于底层金属极板(2)与所述底层金属极板引出端头(8)相连接的底层金属通孔(5), 及用于上层金属极板(4)与所述上层金属极板引出端头(9)相连接的上层金属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 为PET塑料衬底或PEN塑料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 金属极板(2)和上层金属极板(4)是由钛与金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 金属通孔(5)和上层金属通孔(6)内依次注入有钛与金金属。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1)衬底准备:选用塑料材质,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震荡清洗五分钟取出,氮气吹 干,热板加热烘干残余溶液形成衬底;
2)在衬底表面淀积底层金属极板;
3)在底层金属极板上分别淀积SiO介质层和上层金属极板;
4)在形成有底层金属极板、SiO介质层和上层金属极板的衬底上均匀地旋涂一层厚度为 1.3~1.5um的SU_8光刻胶,形成SU_8隔离屏蔽层,在SU_8隔离屏蔽层,进行光刻形成 两个分别连通底层金属极板和上层金属极板的通孔,然后对SU_8隔离屏蔽层进行紫外线曝 光45~60秒使SU_8隔离屏蔽层发生交联反应,再将旋涂有SU_8隔离屏蔽层的衬底放在 115~120℃热板上坚膜1小时;
5)在所形成的两个通孔内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淀积30nm厚度的Ti,再蒸发淀积Au填 满通孔形成金属通孔,用于底层金属极板和上层金属极板与外部电极连接;
6)在SU_8隔离屏蔽层的上表面旋涂负性光刻胶并光刻,依次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淀积 30nm厚度的Ti和800nm厚度的Au形成应变传感器的电极层,然后用丙酮和超声发生器对 应变传感器的电极层进行剥离,进而形成柔性电容应变传感器的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所述的塑料材质是PET塑料或PEN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包括:在衬底表面旋涂负性光刻胶,用形成底层金属极板的掩模板进行光刻,并依次采用真 空电子束蒸发淀积30nm厚度的Ti和400nm厚度的Au形成底层金属,然后用丙酮溶液和超 声发生器剥离掉底层金属中非底层金属极板的金属层,形成底层金属极板作为电容的底层电 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包括:采用负性光刻胶,光刻窗口并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淀积形成200nm厚度的SiO介质 层,然后依次蒸发淀积30nm厚度的Ti和400nm厚度的Au形成上层金属,然后用丙酮溶液 和超声发生器将SiO介质层和上层金属极板一起进行剥离,形成上层金属极板作为电容的上 层电极。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 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10)紧密贴附于待测物体(11)的表面,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 感器(10)的两个电极引出端通过互连线(12)与电容检测电路(13)相连,随着待测物体 (11)发生形变,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10)的容值发生实时变化,电容检测电路(13) 实时得到基于柔性电容的应变传感器(10)当前的电容值并将电容值转化成电压值,从而得 到被测物体的形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58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置标定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位移测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