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5949.3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孟海;洪慧嫔;李志锋;脱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 修复 移动式 太阳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给空气压缩机,压力软管端部重力球可以使软管深入水体底部充分曝气,浮岛采用竹支撑结构,成本低廉环保,浮岛上自带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增加水体的生物中种类,改善水体生态系统,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本发明的水生态修复方法利用浮岛对生态薄弱的水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对河流、湖泊等富营养化地表水体进行处理,能取得高效脱氮、除磷、修复水生态的效果,而且具有运行稳定、使用灵活、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美观实用等优点,能够降低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负荷,减轻富营养化水平,同时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浮岛,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困扰我国多年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引起的。点源污染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市政设施还不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大一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中;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施用的氮肥、磷肥不能完全被植物所利用,在降水过程中随地表径流进入受纳水体中,引起水体氮磷浓度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人工浮岛70年代末就开始在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心,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边的自然景观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工浮岛技术是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污水治理的形式之一,即将植物种到水面上。植物浮床在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为水生昆虫、鱼类和鸟类提供了摄饵、栖息和繁衍的空间。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泡沫塑料板制作的浮岛,由于泡沫材料的缺陷,使得浮岛制作的工艺性、维护的便利性和使用长效性都难以体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以利用浮岛对生态薄弱的水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的生态种类,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多样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所述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包括自上而下设置在水面上的第一竹支撑框架和第二竹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竹支撑框架上设有支撑架、蓄电池及空压机,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空压机通过压力软管将压缩空气通入水底,所述第一竹支撑框架上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中种植有两栖植物,所述第二竹支撑框架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竹支撑框架和第二竹支撑框架之间通过竹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竹支撑框架为空腔竹排结构。
优选地,所述压力软管底端设有重力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态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述的移动式太阳能浮岛牵引移动至生态环境优异的水体内;
B、将所述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在生态环境优异的水体内运行3~6个月,之后将所述移动式太阳能浮岛牵引移动至需要进行水生态修复的目的地;
C、对所述移动式太阳能浮岛进行常规日常维护。
优选地,所述生态环境优异的水体与所述需要进行水生态修复的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小于150千米。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给空气压缩机,压力软管端部重力球可以使软管深入水体底部充分曝气,浮岛采用竹支撑结构,成本低廉环保,浮岛上自带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增加水体的生物中种类,改善水体生态系统,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5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