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缩合试剂COMU的合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6185.X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易磊;邢桂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巴赛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95/125 | 分类号: | C07D295/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缩合 试剂 comu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和合成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第三代多肽缩合试剂COMU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多肽缩合试剂主要应用于多肽类药物分子的合成,在固相及液相中应用广泛,相对于传统的以DCC为代表的第一代缩合试剂(碳二亚胺类)及以HATU为代表的第二代缩合试剂(鎓盐类),COMU具有更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活性、低危险性及对人体的低过敏性;同时其生成的副产物易溶于水,能够较好的除去,因而COMU多肽类药物分子的合成,尤其在固相合成中优势较为明显。
COMU的合成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但该操作过程存在产率较低,后处理复杂,反应时间较长,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肽缩合试剂COMU的合成工艺,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性强、收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而且合成的产品纯度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肽缩合试剂COMU的合成工艺,它以氰基乙酸乙酯和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为原料,包括下述步骤:
(1)应用氰基乙酸乙酯制备中间体肟盐;
(2)应用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制备中间体六氟磷酸盐;
(3)应用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肟盐和步骤(2)得到的中间体六氟磷酸盐进行取代反应制得COMU的粗品,再将COMU的粗品进行重结晶制得纯品COMU。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制备中间体肟盐的方法为: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氰基乙酸乙酯,亚硝化试剂及水,然后在搅拌下加温,待温度升至30~40℃时,开始滴加酸调节PH值为2~4,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在温度为30~40℃下搅拌25~35min;然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8~2.5h,并将反应液温度冷却到低于15℃以下,待温度低于15℃以下时析出大量固体,反应完成后进行过滤,然后将滤饼用水及石油醚依次洗涤;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在45℃~50℃烘干得到肟;
b、将步骤a中得到的肟加入反应容器中,同时加入溶剂溶解,控温在-5℃~5℃,然后再滴加KOH的乙醇溶液或者K2CO3的乙醇溶液,滴加到析出大量固体时,往体系中补加乙醇,继续控温在-5℃~5℃下滴加,0.8~1.2h滴完,滴完后继续反应25~35min;然后往反应容器中滴加石油醚,继续控温在-5℃~5℃下搅拌1.5~2.5h,最后过滤,减压烘干得到中间体肟盐。
更进一步的,所述b步骤中KOH的乙醇溶液或者K2CO3的乙醇溶液中KOH或者K2CO3的质量均为氰基乙酸乙酯质量的0.5倍;溶剂的加入量按肟1g/2.5ml加入;补加的乙醇按肟1g/1.25mL加入;石油醚的滴加量按肟1g/6.3mL加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制备中间体六氟磷酸盐的方法为:
c、将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酰化试剂,加热至70~80℃后反应3~6h,然后在40~50℃下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干后,继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再次在40~50℃下减压浓缩,再次加入无水二氯甲烷,在40~50℃下减压浓缩,得到铵盐;
d、将步骤c得到的铵盐溶于溶剂中,在室温下分批量加入六氟磷酸钾,加完后升温至28~32℃,继续反应1.8~2.5h,然后将反应液过滤,滤饼用二氧六环洗涤一次,浓缩干后残留物加入乙腈溶解,控温不超过20℃缓慢滴加异丙醚,滴加完毕后在温度为15-20℃下析晶3.5~4.5h,过滤,滤饼用异丙醚淋洗一次,减压烘干得到中间体六氟磷酸盐。
更进一步的,所述c步骤中酰化试剂的加入量按N,N-二甲基吗啉-4- 甲酰胺1g/3~3.5mL加入;所述无水二氯甲烷的加入量按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1g/1.5mL加入;
所述d步骤中溶剂的加入量按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1g/7.5ml加入,所述六氟磷酸钾的加入量为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质量的1.165倍,所述二氧六环的加入量按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1g/1mL加入;乙腈的加入量按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1g/2mL加入;异丙醚的滴加量按N,N-二甲基吗啉-4-甲酰胺1g/4mL加入。
进一步的,所述纯品COMU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巴赛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巴赛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6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