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巷道围岩破裂辅助孔监测的动力灾害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6198.7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顺川;甘一雄;张诗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巷道 围岩 破裂 辅助 监测 动力 灾害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巷道围岩破裂辅助孔监测的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在巷道两帮布置监测孔(1)与辅助孔(2),监测孔(1)与辅助孔(2)的距离满足辅助孔(2)范围内的破裂信号均能被监测孔(1)中的声发射传感器(3)接收;
二、在监测孔(1)中布设声发射传感器(3),每个监测孔(1)中布设1-5个声发射传感器(3),布设完成后将监测孔(1)孔口封闭;
三、根据灾害孕育演化不同阶段声发射事件对应阈值,采用声发射实时采集监测系统,对围岩内部应力变化引起的辅助孔(2)孔壁煤岩破裂事件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动力灾害动态预警;
所述步骤一的监测孔(1)中采取支护措施避免孔壁破裂,辅助孔(2)孔壁不进行支护处理,保持裸孔状态;
所述步骤一中辅助孔(2)的深度根据需监测围岩区域大小而定,监测孔(1)深度小于辅助孔(2)深度;
所述步骤三中声发射实时采集监测系统包括监测主机(10)、数据传输系统(9)、电源(6)、采集仪(8)、接线盒(4)和声发射传感器(3),接线盒(4)连接在声发射传感器(3)和采集仪(8)之间,电源(6)通过供电线(7)给采集仪(8)供电,声发射传感器(3)接收的信号经过接线盒(4)与信号线(5)传输至采集仪(8),采集仪(8)收集的信号再经数据传输系统(9)传输至监测主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巷道围岩破裂辅助孔监测的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一组以上的监测孔(1)和辅助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61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