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囊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610266377.0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蒋翠兰;周剑钗;阙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5/09;A61B1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治疗自1977年第一例经皮通过管腔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进步,球囊 导管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球囊导管的性能和质量、手术操作者的经验以及熟 练程度都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一些糖尿病患者中,血管狭窄病变 通常钙化严重并且为完全性闭塞的形态。医生在对此类血管再狭窄病变进行 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手术时,发现普通的球囊导管很难将血管撑开。为了撑开 钙化严重且完全闭塞的病变区域,一些新型的球囊导管被发明出来,例如切 割球囊导管。
切割球囊导管不仅具有普通球囊导管的穿越性和推送性,还具有一定的 机械性能,可以撑开钙化严重且完全闭塞的病变部位,且不造成血管破裂。 如今,已经有很多切割球囊导管的制造商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目前临床 上常用的切割球囊导管都是含有三路固有导丝,其穿越性一直存在缺陷。
本案申请人在CN201596232U专利公开的切割球囊导管,是一种具备单 固有导丝的切割球囊导管,这种切割球囊导管具有优异的穿越性,比普通的 球囊导管更容易打开钙化病变。在低钙化病变的血管中,它切割钙化病变和 撑开钙化病变区域面积的能力优良,但在高钙化病变的血管中,它切割钙化 病变的能力和撑开钙化病变区域的面积有所欠缺。
因此,需要有一种球囊导管可以在高钙化病变的血管中,有良好的切割 性和撑开钙化病变区域的能力,又可克服仅具备固有导丝的切割球囊导管远 端穿越性差的缺陷,能够到达曲折且完全闭塞的小血管处,并保留普通球囊 导管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方便医生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球囊导管对 高钙化病变区撑开面积小和切割效果差,以及仅具备固有导丝的切割球囊导 管穿越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座、 近端导管、远端导管、球囊以及导管尖端,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
两路固有导丝,贯穿所述远端导管的内部,绕经所述球囊的外部,再穿 过所述导管尖端的内部与所述导管尖端的远端连接,所述固有导丝的近端与 所述近端导管的远端连接,所述固有导丝的横截面为外凸的多边形;
一路导引导丝,由所述导管尖端的远端穿入,经所述导管尖端的内部, 从所述导管尖端的近端穿出至所述球囊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导引导丝与所述两路固有导丝在所述球囊外部的部分两两 之间均呈120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固有导丝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靠近所述球囊外壁的边为底 边。
优选地,所述固有导丝三角形截面底边的长度为0.12-0.45mm,所述固 有导丝三角形截面高为0.12-0.45mm。
优选地,所述固有导丝三角形截面底边的长度为0.2-0.35mm,所述固有 导丝三角形截面高的长度为0.2-0.35mm。
优选地,所述固有导丝三角形截面靠近所述球囊外壁的两个角为倒圆角, 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为0.01-0.05mm。
优选地,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为0.02-0.03mm。
优选地,所述两路固有导丝之一外匹配套设有不透射线的标记环。
优选地,所述固有导丝的材料选自于:316LVM不锈钢、304LVM不锈 钢、镍钛合金、硅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导引导丝的直径为0.0105-0.035英寸。
优选地,所述导引导丝的直径为0.014-0.018英寸。
优选地,所述针座为内圆锥鲁尔接头,所述球囊的长度为5-150mm。
优选地,所述近端导管包括由近端到远端依次排列的:大热风缩管、小 热风缩管、海波管,所述海波管还设有退出标记环,所述海波管的表面涂有 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远端导管的材料为尼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球囊导管包括三路导丝:两路固有导丝及一路导引导丝,该 两路固有导丝与一路导引导丝之间两两呈一定角度排列在球囊的周围,这种 排列方式可以增大撑开钙化病变区域的面积,对于高钙化区域可以起到良好 的切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6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轻松揭掉硅油纸的远红外理疗贴
- 下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