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轮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7999.5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财;蔡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锦财;蔡啸 |
主分类号: | F03G7/10 | 分类号: | F03G7/10;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新的能源——机械能源,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能产生机械能源的机械设备——飞轮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使世界经济日益增长,给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人们所至各处都会看到天上的飞机,海洋、河流中航行的轮船,铁路、公路上飞驰的火车、汽车等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川流不息、四通八达。但是科技的发展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利弊共生。就以那些以油、煤为能源的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工厂、企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他们虽然胜任人类无法生产的各种工作,使人们由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但现代科技所产生的三废却时时污染着水、空气、环境,严重地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以汽车为例,我国有成亿辆各种汽车,他们不仅把全国大小城市、村镇的马路,街边塞得满满的,交通十分拥挤,堵车严重,大有欲速不达之势;而且每辆汽车都是流动着的空气污染源,它们排放的废气充斥在大街小巷之中,烟雾弥漫在各个城市上空,PM 2.5微粒不断地聚集在大气之中,加上水泥、钢铁等企业的废气掺和,致使城市上空空气质量逐步变坏,雾霾天时有发生,使市民所患的都市现代疾病的发病人数和发病频率有增无减而大煞风景。同时地球所储存的自然能源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下,将日趋枯竭和稀有。面对这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三废”污染,以及自然能源在不久的将来将化为乌有的严峻现实下,我国和世界各国都有备无患,全力以赴组织科研人员,工厂企业合力公关、开拓、发展不用自然能源、环保型的水能、风能、光等等各种新能源,及研发电动汽车来发展绿色交通。当然电动汽车因无二氧化碳废气排放,城市上空的空气质量将会好转,雾霾天将有所控制,但是电动汽车并非是纯绿色产品,每辆二三十个蓄电池又将是一个极大的污染隐患,如我国生产数千万辆计,一旦蓄电池到期报废,那数亿个蓄电池堆积如山,不仅处理工程十分浩大,而且受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又难以处理而后患无穷。
对国内外研发的飞轮电池是尖端绿色科技产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大,同时飞轮转速高达每分钟5万转以上,而使高旋转体极易发生爆炸,以及体积小,功率高的发电机、电动机尚在研发中而难以面世。还有汽车节能、动能回收、电动汽车等虽 取得很大成绩但不尽人意!飞轮发动机是不以消耗自然热能、电能而产生动力的动力机械装置,是将飞轮在运转所产生的储能密度,直接利用飞轮储能密度的动力机械,是既经济又环保的绿色动力机械。同时,飞轮发动机的动力是在各轴的传动增速与被动部件,及减速部件、直流发电机、蓄电池、调频电机在运转中相互配合,循环运行中产生,提高与输出,而且不论作业时间有多长、多能正常运转自如,成为事实上的“永动机”。但它不同于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永动机”,其因无能源支持,基本上是以惯性力为动力基础,但是惯性力是“一鼓作气”之功能,是瞬间之力,因此“永动机”不仅不能永动,而是一动不动的机器。当然“能量守恒定律”是世界上公认的知识真理,不管任何人,只要违背这一“定律”,那注定是一事无成的。但是在“定律”下,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下,在人的作为下,那些以较小能量能产生大而持久功能的事例层出不穷,其关键是“蓄能、储能”,以及使所储能量“细水长流”的持久做功。例如水力发电站,它选址在水流湍急及水流落差大的地方建站不算,还需建造一定高度的大坝来蓄水储水,目的是提高水的落差高度,是水自上而下倾泻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水力,推动大功率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同时使水电站永远处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位置上而“高枕无忧”。又如水压机,它由功率较小的电机设备,将“水(油水混合剂)”逐步加压下,以储蓄不菲的“水力”而产生数百上千吨,甚至更高的压力,人类为此制造出数千吨、上万吨量级的水压机,以替代人们无法胜任的锻压数吨甚至数十吨重的机械部件。就连结构最为简单的砂轮机,也无不显示出以小博大的储能结构原理,及连续工作的威力。因此,飞轮发动机是以储能与能量有的放矢输出为理论基础,构思而成的新能源动力机械设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锦财;蔡啸,未经蔡锦财;蔡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7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振动能量收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两用隧道抽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