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当地土壤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8201.9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翠;尤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当地 土壤 植物 微生物 修复 技术 应用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修复技术安全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当地土壤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已有很多。例如,石油烃残留于土壤中不易降解,去除难度大。利用植物-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通常耗时长久,降解效果差于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因此,根据不同环境与修复技术因素,确定污染土壤中待修复污染物和植物、菌株的时空变化,找出影响修复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关键因子,提出与当地条件匹配的优化修复技术方案,对提高修复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可利用度和匹配当地条件程度是影响生态修复,提高污染物降解性的关键。本专利以优化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为例,给出如何找出控制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关键因子,提出与当地条件匹配的优化修复技术方案的选择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当地土壤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化方法,通过确定土壤修复模型,找出石油烃污染物影响,提出达成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关键因子的修复措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当地土壤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土壤修复当的气象(自然降雨量)和土壤重要参数(土壤深度、含水率);
步骤2、建立土壤修复模型
土壤修复模型一、选择土壤下边界深度,若石油烃浓度超过了预设的污染背景值,表示在高浓度石油烃污染情况下,下边界深度以下的土壤受污染,结合进一步的验证深层土壤石油烃污染程度和范围,采用土壤掺混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修复措施;
土壤修复模型二、当检测到石油烃浓度峰值降为初始浓度的一半时,表明在现有的修复条件下,低浓度初始石油烃污染达到修复效果;
土壤修复模型三、结合试验区降雨条件,为达成石油烃降解率,采用调整灌溉量和设计灌溉方式的修复措施;
土壤修复模型四、结合试验区当地特点,为达到优化的微生物降解量,采用调整土壤翻耕深度的修复措施;
步骤3、根据当地特点,结合上述的土壤修复模型,模拟不同条件下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
步骤4、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土壤修复模型,采用适合的修复措施;
步骤5、合理确定初始污染浓度、灌溉和翻耕深度的优化参数,确定植物和微生物降解能力,实施优化的修复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确定污染土壤中待修复污染物和植物、菌株的时空变化,找出影响修复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关键因子,提出与当地条件匹配的优化修复技术方案,提高修复效率和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浓度情况土壤中石油烃浓度分布示意图;
图例说明:(---)表示第0天;(-·-)表示第30天;(——)表示第60天;(—·—)表示第90天;(……)表示第120天;(------)表示第150天;(——)表示第180天;
图2为低浓度污染情况土壤中石油烃浓度分布示意图;
图例说明:(---)表示第0天;(-·-)表示第30天;(——)表示第60天;(—·—)表示第90天;(…)表示第120天;(---)表示第150天;(——)第表示180天;
图3为灌溉与未灌溉情况下第180天石油烃浓度分布对比示意图;
图例说明:(---)表示10次/每次10mm灌溉;(------)表示10次/每次20mm灌溉;(——)表示未灌溉);
图4为不同设计情景下第180天石油烃浓度分布对比示意图;
图例说明:(--)表示情景1;(—·—)表示情景2;(---)表示情景3;(——)表示自然降雨。
图5为不同翻耕深度下第180天石油烃浓度分布对比示意图;(--)表示5cm;(—·—)表示10cm;(---)表示15cm;(——)表示20cm;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当地土壤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化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微生物包括BrevibacilluspanacihumiStrainW25和GordoniaalkanivoransStrainW33,植物为碱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8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