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转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8911.1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覃将伟;刘鲁建;董俊;聂忠文;贺晓阳;刘占刚;危文科;陈小超;汪东亮;胡棋智;罗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0/00;F23G7/06;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末 活性炭 再生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及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转炉。
背景技术
粉末活性炭(ActivatedCarbon,AC)是一种孔隙结构非常发达、比表面积极大、无毒无味的吸附材料,对分子吸附能力很强,已作为吸附脱色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环保等众多领域。在环保方面,活性炭吸附广泛应用于污染水源净化和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处理有机废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粉末活性炭制造成本较高,废弃饱和活性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二次环境污染,因此,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使活性炭有效再生、提高活性炭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炭再生是指在不破坏活性炭原有结构的前提下,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吸附于活性炭微孔的吸附质,恢复其吸附性能的过程。活性炭再生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引入物质或能量使吸附质分子与活性炭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或消失使吸附质脱附;二是依靠热分解或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吸附质结构而达到除去吸附质的目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主要有热再生、化学药品再生、电化学再生、光催化再生、催化湿式氧化再生、超临界流体再生、生物再生、微波加热再生等,其中热再生法效果最佳,几乎可以分解所有吸附的有机物。目前国内外有多种热再生方法及装置,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炭损失率较大,在5%~16%之间;再生后吸附能力会有明显下降;再生时产生的尾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能耗较高,整体运行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
现有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的电转炉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能耗成本高;
(2)干燥、再生、活化各阶段,粉末活性炭的停留时间相同,不能单独调整;
(3)弓形送料槽支撑方式有缺陷,易变形开裂,装置可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耗成本低、粉末活性炭的停留时间可控、再生后吸附能力强且无二次污染、实现一次性大批量连续再生、再生装置可用率高的转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底座、进料口、螺旋输送机、燃气加热辐射管、出料口,保温材料、耐火材料和烟尘处理装置;
所述炉体中均匀布置有若干燃气加热辐射管;所述炉体安装在底座上,其内壁由里而外均设置有耐火材料层和保温材料层;所述炉体内垂直平行布置有若干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由自上而下布置的若干台螺旋输送机组成,每台螺旋输送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构成弓形输送机构;所述每台螺旋输送机均独立配置有电机,上下临近的两台螺旋输送机送料方向相反,使活性炭在炉体中形成流态;
所述输送机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并通过排气管与烟尘处理装置连接,需要再生的活性炭通过进料口输入炉体中,自上而下顺序经过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后通过出料口排出,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进入烟尘处理装置,最后经焚烧系统、由烟囱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烟尘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喷淋、二级喷淋、喷淋进水管、水箱、喷淋出气管、旋风脱水器和风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均通过排气管与一级喷淋连通;所述一级喷淋上部通过导管与所述二级喷淋下部连通;所述二级喷淋上部设置有喷淋出气管;所述喷淋出气管连接旋风脱水器、风机和焚烧系统、烟囱;所述一级喷淋、二级喷淋上端部分别通过导管与所述喷淋进水管连接,下端部均伸入所述水箱内部液面下,确保烟尘处理装置有效除尘。
所述燃气加热辐射管有共16支,分4组垂直平行均匀设置在所述炉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有3组,每组输送机构均由6台螺旋输送机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上均独立配置有进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均独立配置有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为螺旋输送机。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侧面均匀布置安装有若干个温度探头,用于对炉体内温度的实时监控。
与传统一般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炉,以及利用电热丝加热进行粉末活性炭再生的电转炉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是:
1、使用燃气加热,能耗成本低;
2、每台螺旋输送机均独立配置有电机,能单独调控粉末活性炭在干燥再生活化各阶段的停留时间;
3、再生后吸附能力强且无二次污染;
4、实现一次性大批量连续再生,再生装置可用率高,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5、本发明可改用电加热,改装非常方便,工程量很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炉结构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烟尘处理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8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