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9406.9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得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出水水质质量高的综合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综合污水的处理由于其含有的元素较多,所以处理比较麻烦,不容易达到排放标准,虽然目前有多种污水处理的工艺,但是目前的综合出水水质颜色较为难看,上清液呈灰褐色状态,色度较大,且因络合出水进入综合高级氧化池,出水后含磷较高,并且,砂滤系统进水过滤效果差,由中间水池进入终调池的砂滤无法过滤因上清液浮泥带入的中间水池的部分重金属污泥,经由终调池加硫酸后反溶造成的重金属呈离子态而游离在水溶液中,从而造成检测排放时重金属不达标,并且因铬、镍污泥沉淀池浮泥,造成处理后水里含有部分含铬、镍的污泥,这部分污泥由沉淀池出水进入铬、镍中间水池后停留在池体内,这样无法保证因浮泥而造成的水质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磷量下降、水质清澈且处理时间短的污水处理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所述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污水泵将污水经初级过滤池过滤后送入污水收集池;
(2)将污水收集池内的污水泵入综合反应池,综合反应池内设置有酸碱度控制仪和数台加药泵,经过在综合反应池内反应之后的污水输入到气浮池内,利用气浮装置去除污水中的浮渣;
(3)将处理后的污水输入到过滤池内,经过过滤池过滤后污水在通过氧化还原池进入到PH调节池,在所述PH调节池内设置有酸碱度控制仪、搅拌装置和数台加药泵,经过PH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内沉淀后进入到中间水池,在沉淀池内设置多台污泥泵;
(4)将中间水池内的污水泵入到一级砂滤罐正反洗,所述一级砂滤罐内无滤质,然后将经过一级砂滤罐正反洗的污水输入到储水池内;
(5)将储水池内的污水输入到二级砂滤罐内正反洗后进入终调池,在终调池内设置有酸碱度控制器和两台加药泵;
(6)经过终调池调节后的污水经过检测合格后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二级砂滤罐内采用多介质过滤的方式,即在二级砂滤罐内设置有卵石层、粗砂层和细砂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初级过滤池内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砂过滤层、微滤层和超滤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综合反应池内设置三台加药泵,分别用于加入氯化钙、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微生物絮凝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过滤池内、按照水流方向设置有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PH调节池内设置有两台加药泵,分别用于加入硫酸和复合碱,其中复合碱中Ca0的含量为80%-95%,细度80目-550目,硫酸的浓度为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改变了原有的线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精细过滤后排放的顺序,本发明先对污水进行过滤,先通过过滤网层过滤掉大颗粒杂质,然后通过砂过滤过滤掉细菌,在通过微滤过滤掉病毒有机物大分子物质等,最后通过超滤进行除盐后再对进行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收集,收集后通过综合反应池进行除磷以及絮凝,在综合反应池内加入了氯化钙,改变了水质色度并且起到了除磷的作用,同时氯化钙泥量也会相对来说减少,而且泥性会改变,透水性好,可以相对的减少压滤的时间,经过小试表明,加入氯化钙出水水质色度较用PAC会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含磷量也会明显降低,磷由原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得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得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9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