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建筑用砖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0468.1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俊生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建筑用砖。
背景技术
由于实心粘土建筑用砖存在的种种弊端,新型环保类建筑用砖已经成为研 究与开发的热点。在现有研究成果或产品中,一类是挖空形式的轻质砖,如专 利“高强度轻质砖(CN200920295269.1)”是在长方形砖体内开槽,减少了砖 体用材,从而降低了砖体重量;另一类是釆用轻质材料粘结而成的轻质砖,如 专利“一种轻质墙砖及其制造方法(CN200810246865.0)”是釆用木屑体等轻质 材料,用环氧树脂等粘结剂粘结成型。然而,前者是以牺牲砖体强度换取重量 优势,后者则大量使用了化工结剂粘,且两者在强度上都相对于实心粘土砖有 较大差距。因此,研究与开发高强度、轻重量、低成本,并且尽可能符合环保 要求的建筑用砖,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建筑用砖,其包括砖体和加强骨 架,所述加强骨架设于砖体内;
所述砖体由硅酸盐混凝土和聚苯乙烯发泡颗粒混合压制制作,所述硅酸盐 混凝土采用425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黄沙、水按重量比例2:6:1混合而成;所 述聚苯乙烯发泡颗粒的直径为1-3mm,先用耦合剂溶液浸泡2小时再倒入搅拌 后的混凝土中,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制成砖体的材料;
所述加强骨架是由空心管材制成的长方体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长方体的12 条棱边、6条面对角线以及1条体对角线,其中,相对面的面对角线是反向的, 所述框架的长宽高尺寸为砖体的长宽高尺寸的70%;
所述空心管材的材质是聚甲醛POM,包括2根大细管和2根小细管,所述 大细管的截面的长度是所述小细管的截面的长度的2倍,所述大细管的截面的 宽度和所述小细管的截面的宽度相同,大细管在上、小细管在下地排列构成左 管,大细管在下、小细管在上地排列构成右管,左管和右管并在一起热塑制成 所述空心管材;
制作时,将混合好的砖体的材料倒入砖模中,倒入量为总砖体材料量的 20%,施加第一压力值将该部分材料压平整,再将所述加强骨架放置于被压平 的砖体材料上,再倒入剩余的砖体材料,施加第二压力值,在150℃的环境下 将材料压制成型,所述第一压力值是第二压力值的四分之一,最后常温下风干 48小时制成成品。
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用矿渣水泥替代。
所述聚苯乙烯发泡颗粒优选地是利用回收的旧材料二次加工而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砖块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符合传统施工习惯 和绿色环保建材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心管材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 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加强骨架1为长方体框架,包括长方体的12条棱边、6条面 对角线以及1条体对角线,其中,相对面的面对角线是反向的,所述框架的长 宽高尺寸为砖体的长宽高尺寸的70%;
如图2所示,空心管材包括两根大细管2和两根小细管3,所述大细管2的 截面的长度是所述小细管3的截面的长度的2倍,所述大细管2的截面的宽度 和所述小细管3的截面的宽度相同,大细管2在上、小细管3在下地排列构成 左管,大细管2在下、小细管3在上地排列构成右管,左管和右管并在一起热 塑制成所述空心管材;
在用空心管材弯折制作加强骨架1时,各个棱边的接头处采用加热热熔的 方式粘结;
制作砖时,首先将混合好的砖体材料倒入砖模中,倒入量为总砖体材料量 的20%,施加第一压力值将该部分材料压平整,再将所述加强骨架放置于被压 平的砖体材料上,再倒入剩余的砖体材料,施加第二压力值,在150℃的环境 下将材料压制成型,所述第一压力值是第二压力值的四分之一,最后常温下风 干48小时制成成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 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俊生,未经邓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0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纤维复合真空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腔楼盖的预制装配式空腔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