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1572.2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明;周强;陆姝欢;肖敏;田勇;李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于30wt%,甘油三酯含量小于90wt%,甘油二酯含量不低于5wt%且不高于20 wt%。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产油微生物发酵得到富含PUFA微生物油的发酵液;收集富含PUFA微生物油的菌体,萃取过滤后得到混合油;在混合油中加入脂肪酶和水进行酶解,纯化后得到微生物油,或向混合油中添加含有甘油二酯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去除溶剂得到微生物油。其含有适量的甘油二酯,有利于微生物油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在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能使微生物油更好地被包埋,进而可降低微胶囊的表面油含量,提高微胶囊的抗氧化能力,并可适度延长微胶囊的货架期,有利于后续进一步的生产及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一般含18~22个碳原子。工业化的PUFA大多由真菌、藻类等单细胞微生物产生,故也称为微生物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其结构特点主要分为ω-3及ω-6两个系列。ω-3系列包括十八碳三烯酸(俗称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6系列包括十八碳二烯酸(俗称亚油酸,LA)、十八碳三烯酸(俗称γ-亚麻酸,GLA)、二十碳四烯酸(俗称花生四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对细胞膜功能有决定性影响。一些特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和DHA是脑和视网膜中两种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对于胎儿和婴幼儿影响显著,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脑功能和视神经发育障碍。
工业化生产得到的微生物油主要是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甘油酯是甘油与脂肪酸酯化而成的化合物,根据反应程度的不同,分为甘油一酯(单甘酯、MG)、甘油二酯(双甘酯、DG)、甘油三酯(甘三酯、TG)。其中,甘油三酯(TG)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自然界各类生物体内油脂储存的主要形式。甘油二酯(DG)是由2分子脂肪酸与1分子甘油酯化得到的产物,是油脂的天然成分,也是油脂在人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同时,甘油二酯还是细胞内肌醇磷脂信号传递途径的中间物质。
工业化生产得到的微生物油很多都是功能性或针对性很强的油脂,一般用于大众消费品如乳制品的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很少直接食用。由于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被氧化而导致风味恶化,因此其在用作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微胶囊包埋处理。微胶囊包埋主要是将微生物油芯材与适当材料及水混合、剪切、均质、乳化后,在喷雾干燥的同时加入壁材(例如麦芽糊精等)进行包埋,使油脂被紧密包裹于壁材中。这样的微胶囊产品既可以防止油脂被氧化,又能改善产品的风味和口感。通常情况下,油脂的乳化性能越强,则包埋效果越好,所生产出来的微胶囊风味和稳定性也越好。
公开号为CN166264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有至少4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油,该微生物油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大于90%。该微生物油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甘油三酯无亲水基团,无乳化性能,因此,该微生物油的乳化性能较差。在后续微胶囊生产的过程中,微生物油不能形成良好的包埋,最终得到的微胶囊产品,其表面油含量较高,不利于后续进一步的生产及应用。
因此,提供一种改进的微生物油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微生物油的方法。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包埋效果、表面油含量低的微胶囊。
为达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油的制备方法,所述微生物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于30wt%,甘油三酯含量小于90wt%,甘油二酯含量不低于5wt%且不高于20 wt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利用产油微生物发酵得到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油的发酵液;(2) 收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微生物油的菌体,萃取过滤后得到混合油;(3) 在混合油中加入脂肪酶和水进行酶解,纯化后得到微生物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1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