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2111.7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巍;王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32235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晓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光模块及其制作方法,光模块包括壳体、光器件及至少一弹性件,壳体围设成一容置空间;光器件位于容置空间内,光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背面及出光面;弹性件与壳体相连,弹性件与光器件的背面接触;其中,当光模块与外接的光纤连接器连接时,光纤连接器施加于出光面一挤压力,同时弹性件施加于背面一推力,挤压力及推力方向相反。本申请利用弹性件对光器件施加一推力,推力用于抵消外接的光纤连接器的挤压力,可以避免光器件产生位移,另外,由于弹性件与光器件之间为弹性接触,而非硬性接触,故无需太高的装配精度即可满足要求,也不会因存在加工角度问题而使光器件产生角度位移,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提高了装配可靠性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光模块进行测试或者应用时,连接光缆是必然的,光缆的端部有光纤连接器,与模块上相应适配器相配合,光纤连接器较为常见的有LC、SC、FC、MPO等类型。
如图1及图2所示,当将光纤连接器1插入光模块与之对应的光纤适配器2中时,往往会产生一个插入力,这个插入力通常为10N~20N。在这种情况下,光模块内部的光器件3将会受到挤压力,从而相对于光纤适配器2上的光参考面6发生移位,导致光功率降低,如图2所示。
如图3及图4所示,为了使光器件3不偏离光参考面6,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在外壳4内部加一凸台5,使之吸收由光纤连接器1施加给光器件3的力。采用凸台5吸收插入力的方式实际上存在两个缺陷:其一,由于凸台5与光器件3的面是硬性接触,故要使插入光纤连接器1时光器件3不发生位移,凸台5的位置相对于光器件3的距离就必须做得非常精确,但是在零件加工时本身就会存在一些误差,装配时误差更严重,所以最终装配的误差很难控制在要求的公差范围内;其二,在零件加工时,凸台5的平面不可能完全做得垂直于外壳4,加上装配时也会产生角度误差,一旦凸台5与光器件3的接触面存在角度,就会导致光器件3发生角度位移,进而导致光路跑偏,光功率降低。图3中,光器件3发生上下倾斜,图4中,光器件3发生左右倾斜。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光模块,其可以避免光器件发生位移而产生跑光,且可降低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所述光模块包括壳体、光器件及至少一弹性件,所述壳体围设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包括朝向所述容置空间凸伸的凸台;光器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光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背面及出光面;弹性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光器件的所述背面接触,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弹性件夹设于所述凸台及所述光器件之间;其中,所述凸台包括凹陷部及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凹陷部相连且所述接触部相较于所述凹陷部靠近所述光器件,所述光模块包括若干弹性件,至少两个相邻弹性件之间形成有固定部,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接触部及所述凹陷部相对应,当所述光模块与外接的光纤连接器连接时,所述光纤连接器施加于所述出光面一挤压力,同时所述弹性件施加于所述背面一推力,所述挤压力及所述推力方向相反。
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对称分布于所述光器件的所述背面。
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本体及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弹性支撑部的第二端接触所述光器件的所述背面且可相对所述本体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具有凹口,当所述弹性支撑部的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本体活动时,所述第二端于所述凹口内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包括至少一凹陷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部限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部接触所述光器件的所述背面。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带有凸台的上壳体,所述凸台包括相连的凹陷部及接触部;
提供下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2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