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牢靠的电脑绣花机换色剪线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3424.4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5C11/20 | 分类号: | D05C1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牢靠 电脑 绣花 机换色剪线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绣花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合牢靠的电脑绣花机换色 剪线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质 量和档次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品味要求大大提高,这就造就了服装 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而刺绣行业作为支撑服装纺织产业的支柱行业,从古到 今,一直是服装纺织产品质量好坏的直接决定因素。从古代传统的手工制作, 发展到近代的机械缝纫机,直到现代的电脑绣花机,刺绣行业经历了无数的变 革,从而促使服装纺织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起初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不成熟、电气控制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 结合性差,绣花机控制系统没有外围的辅助模块,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刺绣工 作,产品只能停留在低端。发展到今天,绣花机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利, 而是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以及机械加工技术完美地结合 在一起的高端产品—电脑绣花机。
电脑刺绣是指在计算机上运用打版软件制作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花样文 件,然后,将花样文件输入到电脑绣花机的主控制器中进行刺绣。电脑绣花机适 用在各种面料上刺绣,绣品平滑美观。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要提高电脑绣花 机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性能,不仅依靠主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而且也要依靠外 围的辅助控制模块控制性能的提高。当今,电脑绣花机电控系统外围辅助模块 的发展是决定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而电脑绣花机中的换色电机、剪线电机以及勾线电机正常工作时,需要 220v交流电压驱动;而扣线电磁铁和机头电磁铁正常工作时,需要十65V和 +24V的直流电源,而变压器供给电源只有27V和72V交流电源,这就需要通过 相应的AC-DC转换电路,把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给扣线、机头电磁铁供 电。
而变压器常常要安装在支撑台上来固定,而变压器的底部同支撑台相连 往往只是通过胶结,但是伴随着密集型作业的胶结时的操作范围越来越狭小, 由此可知胶结的困难很大,无法高效完成胶结且质量不高。
而另外支撑台与变压器之间还辅助有同变压器底部一体化连接的扣件同 支撑台相联结,扣件往往经过其底部、塑料环、丝杠、丝母、带有塑料环的 套环联结至支撑台的顶壁上,这样的丝接的架构非常耗损装配周期,另外还 须辅助的配套架设辅助件与部件,加大了装配费用与部件费用,其中一种装 配方式就是把扣件装配到支撑台顶壁之际,经由联结件置于支撑台顶壁的装 配所在,旋动扣件,联结件挪到设定所在,扣件就经由联结件上的塑料环来 嵌进支撑台顶壁的装配所在,由于此种装配方式须操作员置于支撑台顶壁才 接着旋动扣件;另外因为塑料环的塑性特点,扣件常常会经过定位口中脱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牢靠的电脑绣花机换色剪线控 制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密集型作业的胶结时的操作范围越来越狭小使得胶 结的困难很大、无法高效完成胶结且质量不高、扣件常常会经过定位口中脱 落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牢靠的电脑绣花机 换色剪线控制器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结合牢靠的电脑绣花机换色剪线控制器,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 的供给电源包括27V交流电源和72V交流电源,所述27V交流电源通过一 路AC-DC转换电路同机头电磁铁相连接,所述72V交流电源通过另一路AC-DC 转换电路同扣线电磁铁相连接;
所述支撑台2与变压器3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带有 豁口B1的平板,所述平板的豁口B1的竖直投影的形状为两个平行的线段和 一个弧形线条,所述弧形线条的两端分别同两个平行的线段的下端相连接, 所述平板的豁口B1的两边壁的顶端同所述平板的一端面平齐,而丝母B2是 管状结构,另外丝母B2还带有丝槽,丝母B2完全安装于豁口B1中,而丝母 B2仅仅可于豁口B1中转动而在其他方向上都设置了限位块限制其朝着其他 位置运动,另外还包括丝杠B3,所述丝杠B3同丝母B2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3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充卡插槽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混纺纱布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