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锁紧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4916.5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生;陈显;朱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12 | 分类号: | C25D1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机构 使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锁紧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吊具。偏心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支座及其顶部设置的用于插入车身的定位孔中而锁定和释放车身的勾头,固定支座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销孔,销孔内绕上下延伸的轴线转动穿装有用于带动勾头转动的转动销轴,转动销轴的外周面和销孔的孔壁面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流通道。在处理液进入转动销轴和销孔之间后,这部分处理液可经过流通道下排,使得处理液不会滞留在转动销轴和销孔之间,也就避免了处理液在两者之间凝固带来的卡滞,从而使得带有偏心锁紧机构在锁定状态下从处理液中出来后,处理液能够快速的从过流通道中排空,保证转动销轴能够灵活转动,因此本发明中偏心锁紧机构具有便于从车身上脱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锁紧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车身涂装的前处理和电泳输送线为了实现车身在槽体内的倾斜、翻转,甚至更复杂的动作,在采用输送设备时,必须保证车身与载体(滑撬或吊具)、载体与机械化输送设备之间有很好的锁紧和固定。车身锁紧和固定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车身在前处理和电泳涂装过程中,能够按照工艺设计的轨迹和动作运行,避免车身与输送设备之间因发生相对位移、晃动甚至脱离而导致生产不能连续进行或由于车身与喷淋管路、槽体碰撞等损坏设备而影响车身质量、产生报废车身等问题。尤其在涂装载体带着车身进行表面处理作业过程中,因为线体要上下坡进出槽体,并且车体要克服电泳液的浮力,这就要求车体能够紧密锁紧在前处理电泳吊具上,否则车体就会有漂浮或脱离滑撬或吊具的现象。
中国专利文献CN 105386114 A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泳撬的偏心锁紧销,包括固定在电泳撬上的底座,底座及其上方通过支架间隔固连支撑座组成固定支座,并在支撑座和底座上穿装有绕上下延伸的轴线转动装配的转动销轴,转动销轴由同轴对接的导向销轴和偏心销轴通过连接销固连而成,转动销轴的上端从支撑座的上方伸出、并设有处于支撑座上方的勾头,转动销轴的下端从底座的下方伸出、并止转连接有拨板,转动销轴还具有处于支撑座和底座之间的中段,中段为与支架上悬伸的弹性杆配合而锁定转动销轴的位置的定位段,中段的外周上设有两对上下间隔的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槽底面为平行于转动销轴的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为与弹性杆吻合贴合、而由弹性杆向转动销轴施加止转阻尼力的止转型面,且同对中两限位卡槽对称设置在转动销轴的径向两侧,两对中限位卡槽的槽底面相互平行,以实现止转转动销轴在180°正转和反转后,带动勾头锁定和解锁。但因导向销轴的外周面和底座上的下销孔的孔壁面之间及偏心销轴的外周面和支撑座上的上销孔的孔壁面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而在带有该偏心锁紧机构的电泳撬经过点泳池时,电泳液会塞满所述配合间隙,造成导向销轴和偏心销轴卡死的现象,使得前处理和电泳完成后,偏心销轴的勾头很难从车身的定位孔中旋开,造成车身取下困难的问题,增大了车身前处理和电泳的作业难度和强度。进入缝隙的电泳漆无法排除,干燥后造成转动不灵活或者无法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锁紧车身且排液顺畅的偏心锁紧机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偏心锁紧机构的吊具。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中偏心锁紧机构的技术方案如下:
偏心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支座及其顶部设置的用于插入车身的定位孔中而锁定和释放车身的勾头,固定支座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销孔,销孔内绕上下延伸的轴线转动穿装有用于带动勾头转动的转动销轴,转动销轴的外周面和销孔的孔壁面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流通道。
定义转动销轴的处于销孔内的部分为配合部,配合部的外周面上具有向内凹陷的和/或平面形的和/或半径比其余部分小的外凸弧面形的变径面,变径面沿竖向延伸、且两端分处于销孔的两端孔口处,所述过流通道由变径面和销孔的孔壁面围成。
配合部的外周面上具有平面形的变径面,变径面平行于销孔的轴线。
变径面有两个以上、并沿配合部的周向分布。
相邻变径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各圆角均与销孔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4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霍尔槽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阳极氧化制备氧化铝晶体基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