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7911.8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亚;李森兰;赵洁;李雄文;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28C5/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306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波浪形 管道 流体 静态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液液、气气及气液混合,在化工生产、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前,人们开发的混合设备,大体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混合设备,一般都设有搅拌叶片,有的还设置与搅拌叶片交错或错开的静叶片。静态混合设备多为管道式,可分为变径式和等径式两种,大都在管内设置不同方向的固定叶片,借助于混合流体的输送动力实现两种或几种流体的混合。与上述混合设备相比,结构最为简单、造价最低、不易堵塞又易于清洗的混合设备是专利《用于混合混凝土浆料和发泡剂泡沫的新型混合管(CN201110381178)》。但是,该专利只能适用于混合流体密度差较大,且混合流体流速不太高的情况。这是因为,该专利的“混合能力”主要靠来自于混合流体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差”,对于给定的混合体系,待混合流体的密度差均为定值,不随混合流体的流速变化,而待混合流体沿其螺旋管道流动产生的离心力却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众所周知,离心力具有使不相溶的、密度不同的流体分离的倾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不同密度的流体自混合,混合能力强,结构简单易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管道、设置在混合管道一端的主料进口管和辅料进口管、设置在混合管道另一端的混合料出口管,所述的混合管道为波浪形管体。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管道的侧壁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辅料进口管。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管道的混合料出口管端设有取样阀门。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管道经折返后呈蛇形排列。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管道为刚性管道或柔性管道。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混合管道为刚性管道,刚性管道由多个弧形管道头尾相接串联构成。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管道的弯曲半径等于混合管道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管道为柔性管道,柔性管道卡设在具有波浪形通道的刚性卡槽中。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管道为柔性管道,柔性管道依次绕过并排设置的支撑杆设置,支撑杆至少设有四根,并且支撑杆的两端通过支撑架固定。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波浪形管道的流体静态混合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混合管道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波浪形管道能使在其中单向运动的不同密度的流体自混合,混合能力强,且可以根据混合对象和目的要求,设置适当数目的半圆形形管道和混合流体的流速。本发明的装置提高流速,可以使不同密度流体因离心力产生的混合能力提高,并最终超过重力,甚至成倍提高。
2、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易堵塞,易于清洗;允许混合流体中含有少量的固体杂质,并可以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单行波浪形管的纵切面主视图及混合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支撑杆的柔性管道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刚性管道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多辅料流体混合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刚性卡槽部分的俯视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发泡剂稀释混合装置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2、支撑杆,3、混合管道,4、三通,5、辅料进口管,6、辅料止回阀,7、主料进口管,8、主料止回阀,9、混合料出口管,10、取样阀门,11、辅料,12、主料,13、重料轨迹,14、轻料轨迹,15、均匀混合料,16、刚性卡槽,17、螺栓,18、辅料Ⅰ,19、辅料Ⅱ,20、蠕动泵吸管,21、水箱,22、农药储瓶,23、蠕动泵,24、柱塞泵,25、雾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