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贴式双用全音传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7939.1 | 申请日: | 2016-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秀卿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贴式双用 全音 传声器 | ||
该发明涉及一种可贴式双用全音传声器。
常人用话筒扩大声音,其方式是将口腔和鼻孔发出的空气音波传递方向对着话筒,缺点是某些条件下不方便、影响美观,易受噪声干扰失真等缺点。我提供一种可贴式双用全音传声器,具有声音真实性,灵活性,适用于声音常规扩大、微声传递、对病员呼吸系统监测等。
可贴式双用全音传声器的原理和可贴性,由有关医学和物理学支持:当人从口腔、舌、喉管、鼻孔、胸腔产生的声音动量,以气体波形式经过口腔、鼻孔向外部传递,并以波的形式在身体经络传递,经过有关考察证明,这种用中性材料不连续的贴在有关皮肤位置没有明显病变性。
利用这种原理,将一只双向拾音器的正面,贴于适当的人身经络处皮肤表面,其人发生的声音源振荡经络波形式传递被拾音器转化为电信号;一方面以气体音波经过口腔、鼻孔向外传递,并传播至拾音器而转化为电信号,即构成全音传声器。人发生的经络音波明显反应于皮肤部位,主要在头与脖联结带两耳垂下前部分,其灵敏度高的在于两耳垂下部和两腮区域,也是做双声道式的适宜处。
该种传声器的制造构思,以现有基本材料和技术可行性确定:将单向驻极体拾音器改动为双向拾音器;依据“创口贴”的技术特点,即胶带的剥离强度为≥1.0N/cm;持粘强度为≤2.5mm;在胶带的带母背面涂满不干胶,在带母平面中心处留一个通气口;用防护膜封闭,再将一只圆形导磁帽固定于胶带背面;导磁帽中心通气口对应带母处留一个通气口,成为一次性胶带。参照图1,在双向拾音器正向通气口端外壳做一只磁帽,磁帽与带母正面圆形导磁帽匹配,构成一只含磁帽双向拾音器和一次性含导磁帽胶带的离合形式。
参照图1,双向拾音器由常用的驻极体话筒改造而成,具体做法是在驻极体话筒的外壳侧面增入通气口,并增入一只磁帽而成。由于目前现有驻极体话筒直径为6mm和10mm两种,应生产两套双用拾音器磁帽、圆形导磁帽、带母统用。因此,下面说明有关几何尺寸时,仅以比例式联系。
现在参照附图,说明可贴式双用全音传声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1、可贴式双用全音传声器特征,主要由一只含有磁帽T2的双向拾音器和含有圆形导磁帽的胶带Z,构成离合方式;其组成胶带Z的带母P1中心处留一通气口C1,带母背面敷涂不干胶P上,再用防护膜P下封闭(使用时防护膜揭去);在带母正面中心处固定一具圆形导磁帽T1,其帽顶平面带母P1正面密胶固定,帽顶通气口C2与带母通气孔C1对应;双向拾音器M的磁帽T2带通气口[2]端压入磁帽顶内;磁帽顶的平面与拾音器通气口[2]平面密压胶固,拾音器通气口[2]与磁帽T2通气口C3圆心复合精度为≤0.15mm,防护帽F盖于双向拾音器电极端。
2、双向拾音器的特征:双向拾音器由通用气驻极体改造,改造后的双面拾音器的结构剖面参考图2(M),在其外壳对着背电极6后空气腔E2,做两个通气口[3]和[4],其面积相同,以外壳直径对称,双向拾音器通气口面积为S2,[3]、[4]通气口面积设定值为S3、S4,则有S2=S3=S4,2S2=S3+S4,即侧向通气口面积等于正向通气口面积2倍;用圆形磁帽T2,固定入双向拾音器外壳正向通气口端,磁帽直径为d1,中心空圆直径为d2,双向拾音器通气口直径为d0,设定比例值d2∶d3∶d0=10∶5∶3。
考虑双向拾音器的有关尺寸与胶带对应性,确定在胶带的母带背面敷涂不干胶,在带母位置中心处留一个通气口,直径相对值为5,导磁帽相对直径值为9.5,即有d3∶5∶3,对应着10∶5∶3。
3、双向拾音器正向通气口端磁帽与胶带中的导磁帽匹合,约束条件为:磁帽直径为d1,导磁帽直径为d2,偶合量为d2-d1=Δ0.5mm;磁帽的磁感应强度为≥2700高斯,导磁帽相对磁导率为≥5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秀卿,未经赵秀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