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三遥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9067.2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旭永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通过计算机实现遥控、遥信、遥测技术。
背景技术
早在十几二十年前,“三遥”配置仅是国外发达国家可以真机应用的技术实现,但成本非常高,无法得以推广。其后出现一种过渡的“三遥”控制方案,即以工业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实现,但是PLC由于不是为单一技术控制专门研制,如在机组启动时大幅的电池电压降低;需要配套大量的模拟变送器等,使得装置相当复杂,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单片机为核心,模块化结构设计的“三遥”控制器,以其较低的价格和完善的功能逐渐适应了如通信、医院、智能楼宇、部队等各个领域。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和智能设备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上已经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新兴设备,如自动化配置,而在自动化配置出厂之前,要先对其三遥功能进行测试。现有的对自动化配置的三遥功能进行测试的装置由两个DRM270024L电子式继电器组成,将自动化配置与测试装置连接好后,当自动化配置对测试装置发出合闸信号时,继电器得电闭合,自动化三遥配置可测得遥信合信号。
现有的测试装置只能实现模拟自动化的二遥功能(即遥控输出,遥信保持遥功能),而无法同时实现遥测功能。
发明专利内容
本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配置的三遥测试装置不具有遥测功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配置的三遥测试装置,能够模拟自动化的三遥功能,实现其遥测,以提高自动化的使用效率。
一种自动化三遥配置方法,所述三遥配置包括所述测试板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及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分别与自动化终端的遥控合闸输出端子、遥控公共端子及遥控分闸输出端子相连接,并根据自动化终端的遥控合闸或分闸信号控制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一端与继电保护测试仪的IA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自动化终端的电流采样进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一端与自动化终端的其中一个遥信接线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自动化终端的遥信公共端子相连接;
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的IN引脚与配电自动化的电流采样出线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第三继电器及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及第四继电器分别包括一个线圈及两个开关;
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与第三继电器的其中一个开关的一端、第四继电器的其中一个开关的一端及自动化三遥配置的遥控公共端子相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与第三继电器的其中另一个开关的一端、第三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四继电器的其中另一个开关的一端、第四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其中一个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及第四继电器的所述其中另一个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其中另一个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及第四继电器的所述其中一个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化三遥配置的遥控合闸输出端子相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化三遥配置的遥控分闸输出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分别为磁保持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24V。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及控制装置将自动化三遥配置及继电保护测试仪连接后,在自动化三遥配置发出合闸或分闸遥控信号时,该配置控制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的动作,返回一路遥信保持信号和遥测信号给所述自动化三遥配置,有效实现了模拟自动化的三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一种自动化三遥配置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方法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方法,并不用于限定本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旭永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旭永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9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