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9154.8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詹求强;丁诗雨;蒲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6 | 分类号: | C09K11/86;C09K11/02;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杨燕瑞,刘巧霞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光 激发 转换 余辉 复合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 ||
1.一种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上转换纳米材料与长余辉纳米材料通过结合得到特殊组成的结构;
所述的长余辉纳米材料为Cr3+掺杂的镓酸盐ZnGa2O4:Cr3+及Zn3Ga2Ge2O10:Cr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上转换纳米材料为稀土离子Er3+、Tm3+、Ho3+、Nd3+、Yb3+中的至少一种掺杂于纳米晶体NaYF4、Y2O3或NaGdF4中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为纳米结构杂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为直接连接或相互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纳米材料为红外光发射的长余辉纳米材料;所述的上转换纳米材料的激发光为近红外光,发射光为蓝绿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纳米材料的激发光波长范围为230~6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上转换纳米材料与长余辉纳米材料通过相互包裹得到,具体为核壳结构,内核为长余辉纳米材料;壳为上转换纳米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上转换纳米材料与长余辉纳米材料通过相互包裹得到,具体为核壳结构,内核为上转换纳米材料;壳为长余辉纳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上转换纳米材料与长余辉纳米材料通过直接相连得到,一侧为上转换纳米材料;另一侧为长余辉纳米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激发上转换长余辉的复合纳米材料在制备诊断肿瘤制剂、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91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