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直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式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9736.6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红;张军;王燕令;丁昌;杨雅浓;陆刘记;王于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4F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董晓慧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直流 露点 间接 蒸发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使空气温度降到湿球温度以下接近露点温度的空调用交叉直流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背景技术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是利用水蒸发吸热制冷的空调技术,通过水与空气的热湿交换来获取冷量的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冷却方式,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经济等特点,该技术能大幅度降低用电量,同时不会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
传统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多为逆流式结构,这将导致工作气体在进行预冷后进入蒸发段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进而产生负压区,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易产生负压区,能耗大,提供一种气体流动均不发生速度方向改变,流动阻力小,能耗低的交叉直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式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交叉直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式冷却器,包括三个正六面型的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分别为单元A、单元B、单元C,所述的单元A包括三层,每层设有一个通道,分别为单元A第一层通道、单元A第二层通道、单元A第三层通道,所述的单元B包括两层,每层设有一个通道,分别为单元B第一层通道和单元B第二层通道,所述的单元C包括两层,每层设有一个通道,分别为单元C第二层通道和单元C第三层通道,其中,所述的单元A、单元B和单元C两两对接,两两对接处设有隔板,所述的单元A第一层通道和单元B第一层通道连通,单元A第三层通道和单元C第三层通道连通。
所述的单元A第一层通道、单元A第三层通道、单元B第二层通道和单元C第二层通道为干通道,单元A第二层通道、单元B第一层通道、单元C第三层通道为湿通道。
所述正六面型的单元A、单元B、单元C边长为0.8-1.2m,干通道和湿通道的高为5-15mm,隔板厚为0.2-2mm。
所述正六面型的单元A、单元B、单元C为铝材质。
所述正六面型的湿通道内设有吸水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可使换热效率显著提高,能将产出气体温度冷却到湿球温度以下,接近露点温度,所有气体流动均不发生速度方向改变,有效解决了在获得接近露点温度的产出气体同时减少空气流动阻力,进一步降低露点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能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元A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单元B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单元C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环境空气流动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三个正六面型的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分别为单元A、单元B、单元C,所述的单元A包括三层,每层设有一个通道,分别为单元A第一层通道11、单元A第二层通道12、单元A第三层通道13,所述的单元B包括两层,每层设有一个通道,分别为单元B第一层通道21和单元B第二层通道22,所述的单元C包括两层,每层设有一个通道,分别为单元C第二层通道32和单元C第三层通道33,其中,所述的单元A、单元B和单元C两两对接,两两对接处设有隔板40,所述的单元A第一层通道11和单元B第一层通道21连通,单元A第三层通道13和单元C第三层通道33连通。
所述的单元A第一层通道11、单元A第三层通道13、单元B第二层通道22和单元C第二层通道32为干通道,单元A第二层通道12、单元B第一层通道21、单元C第三层通道33为湿通道。
所述正六面型的单元A、单元B、单元C边长为0.8-1.2m,干通道和湿通道的高为5-15mm,隔板厚为0.2-2mm。
所述正六面型的单元A、单元B、单元C为铝材质。铝材质也可以由其它导热性好的材质代替,如铜、铁、铝合金等。
所述正六面型的湿通道内设有吸水材料。吸水材料可以是海绵、吸水树脂、硅胶等吸水性较好的材质,冷却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往吸水材料里供水。
下面结合附图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9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 下一篇:泵热方法及其泵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