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1609.X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骆庆华;赵会明;张继;岳志为;高攀;李亚东;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流 槽现浇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工程中急流槽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为减少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筑在荒溪冲积扇或侵蚀沟口的排导措施,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个部分。导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向,也改善流速;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束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一般将导流堤与急流槽组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冲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导流堤与束流堤组成束导堤,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危害。
在公路工程中,急流槽常被建在坡路两边,用来排水以及达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传统工艺为预制工艺:即预制(浇筑、养护、码放、转运)、运输(装卸)、安装(勾缝)、底板二次现浇、养护。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采用本装置,急流槽一次浇筑成型,简化多项施工步骤,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急流槽整体部件的支撑部、对混凝土进行抹面成型的抹子部、将混凝土浇筑成急流槽的成型部和拉动成型部向前移动的牵引部;
支撑部:方形支架两平行边上固定有行进轨道,所述方形支架下部设有水泥砂垫层;
抹子部:所述抹子部由抹子弯面与抹子直面两边相接而成,在所述抹子弯面与抹子直面中部外侧都固定有手推杆;
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前端开有入料口,后端设有定型槽,在所述入料口与定型槽之间固定有挡料板,定型槽外侧固定有滚动轮;
牵引部:在支撑架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边固定有手动绞盘,所述支撑架底面两边平行设置有与行进轨道相适应的轨道卡扣。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定型槽外侧还固定有加强筋。
根据上述方案,在所述转动轴另一边也设置有手动绞盘。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行进轨道采用普通12.6槽钢。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轨道卡扣采用螺纹钢焊接4块45x5等肢角钢,每块角钢长3cm。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抹子弯面和抹子直面的钢板厚度为5mm,所述抹子直面为10cm的标准尺寸直段,所述抹子弯面为长2cm、外径轮廓比标准断面尺寸大5mm的渐变段。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手推杆的直径为30mm,长为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装置实现现浇工艺,混凝土拌合、混凝土运输、滑模现浇、养护,从而使得急流槽一次浇筑成型,简化了多项施工步骤,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之成型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之抹子部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之抹子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之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之牵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料板;2-入料口;3-加强筋;4-滚动轮;5-定型槽;6-急流槽;7-抹子弯面;8-手推杆;9-抹子直面;10-手动绞盘;11-转动轴;12-支撑架;13-轨道卡扣;14-方形支架;15-水泥砂垫层;16-行进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其结构为:包括支撑急流槽整体部件的支撑部、对混凝土进行抹面成型的抹子部、将混凝土浇筑成急流槽的成型部和拉动成型部向前移动的牵引部。
成型部:如图2所示,所述成型部前端开有入料口2,后端设有定型槽5,在所述入料口2与定型槽5之间固定有挡料板1,定型槽5外侧固定有滚动轮4。入料口2:入料口2在定制模板基础上加工而成,将定制模板一端50cm范围内两侧墙上顶模切除,焊接入料喇叭口,最后在模板中间位置横截面焊接挡料板1。
支撑部(轨道固定系统):如图5所示,方形支架14两平行边上固定有行进轨道16,所述方形支架14下部设有水泥砂垫层15。在行进轨道16最底端设置轨道卡扣13,轨道卡扣13采用螺纹钢焊接4块45x5等肢角钢,每块角钢3cm长。从行进轨道16底部开始每3m设置双侧固定锚固钢筋,长30cm,锚入深度20cm,行进轨道16采用普通12.6槽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1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船连续打捞挤压脱水浒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折叠式速凝挡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