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药的微生物发酵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1887.5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3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波;王蕾;康信聪;张思;赖锡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波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A61K36/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11497 | 代理人: | 黄小临,闵丹 |
地址: | 41012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微生物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药发酵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利用微生物定向发酵植物药,促进植物药有效成分释放和/或增加植物药药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植物药,尤其是中药,在保健和治疗领域的很多方面有化学方法制备的药物不具备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一直存在问题。不仅传统的煎煮服用方式受制于植物药有效成分难以突破坚硬的植物细胞壁而释放的障碍,而且现有的中药种植技术也面临植物药有效成分含量普遍较低、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其药效与野生植物药也相差甚远。因此,植物药领域亟需安全、高效的促进植物药有效成分释放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促进植物药有效成分释放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破壁真菌对植物药进行发酵,后通过益生菌对植物药进行一次或多次发酵。本申请的方法能有效破坏植物药细胞壁,促进植物药有效成分的释放,提高植物药利用率的目的。
本文中“植物药”主要是指植物的茎、叶、根、和/或果等部位、作为中医的药材的材料。优选地,本文的植物药是列入中国药典或其它国家药典的植物药。在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文的植物药是人参或葛根。已知人参属于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葛根属于木兰纲,蔷薇目,豆科,葛属。可见,人参和葛根是非常不相同的两个物种。本申请的方法在人参和葛根上的适用,说明本申请的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植物药。
本文中“破壁真菌”是指,能对植物细胞壁或昆虫体壁等坚硬的表面结构产生破壁效果的食用真菌。这里提到的破壁效果,并不要求使壁完全破裂,只要使壁上出现漏洞,内含物更容易向外释放即可。所述破壁真菌的范畴内包括药用真菌,例如各国药典中所列的多细胞真菌。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破壁真菌是能生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
已知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相应地,能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或果胶酶的食用真菌,都是能对植物细胞壁造成本文所述破壁效果的,因此都属于本文所述的破壁真菌。
事实上,有不少食用真菌能在木质如树木上生长,它们能突破坚硬的木质表面,固着于其中,说明它们都具有本文所述的破壁效果,因此,这些能在木质上生长的多细胞真菌(简称“木生真菌”)属于本文所述的破壁真菌,具体例子有:灵芝(Ganoderma)、茯苓(Poria cocos)、猪苓(Grifola umbellata),等等。
除了树木等植物细胞有坚硬表面以外,昆虫及其幼虫在体壁中也有坚硬的纤维素、几丁质成分。有些真菌能感染昆虫(如鳞翅目)的幼虫或蛹,使得本来要经历幼虫→蛹→成虫生长阶段的昆虫终止于幼虫或蛹的阶段,该类真菌则利用昆虫幼虫或蛹的身体为营养进行生长。虫草菌就是这样的真菌。在本文中,“虫草菌”是指广义上的虫草属(Cordyceps)真菌,它们寄生于昆虫,把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虫,从僵虫前端生出柄头状或棍棒状的子座。虫草属真菌目前已报道的超过500多种,最广为人知的包括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等。虫草菌能突破昆虫体壁,说明能产生相应的破壁物质,例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等等,因此也属于本文所述的破壁真菌。
相应地,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破壁真菌包括木生真菌和虫草菌。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破壁真菌选自灵芝、茯苓、猪苓、冬虫夏草、和/或蛹虫草。
本文中“发酵(fermentation)”是指在植物或其果实、茎叶等材料中接种微生物进行培养的过程。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醇和有机酸等物质,也可以使植物所含的成分(例如营养成分)发生变化,例如更容易释放,活性更强,或成为更有利于被人体吸收的形式。
本文中“酵素(ferment nutrients)”是指植物经益生菌发酵而得到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混合体,其包括:发酵参与菌、用于发酵的食材、发酵参与菌或食材的活性成分,例如多种酶(enzyme),还包括因发酵而被改良的成分,例如活性更强或更有利于吸收的成分,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波,未经刘东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1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