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83328.8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6686373B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杨政珲;黄馨谆 申请(专利权)人: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N17/00 分类号: H04N17/00;H04N5/232
代理公司: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代理人: 陈姗姗,郭栋梁
地址: 中国台湾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自动 对焦 测试 系统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用以测试一待测影像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

一固定测试场景,该待测影像模块设置于该固定测试场景中;以及

一对焦控制装置,电连接于该待测影像模块,该对焦控制装置包括:

一处理模块,依据一默认起始位置与一最佳对焦位置产生一中间门坎位置,其中该最佳对焦位置为一标准影像模块在该固定测试场景中以一标准移动步距对焦而产生一最大对焦值的位置,该默认起始位置与该中间门坎位置之间形成一第一对焦区间,该中间门坎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形成一第二对焦区间;

一设定模块,设定该待测影像模块于该第一对焦区间的一第一对焦移动步距、以及设定该待测影像模块于该第二对焦区间的一第二对焦移动步距,其中该第一对焦移动步距大于该第二对焦移动步距与该标准移动步距;以及

一控制模块,控制该待测影像模块依据该第一对焦移动步距与该第二对焦移动步距进行对焦测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焦区间大于该第二对焦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对焦移动步距等于或小于该标准移动步距,该中间门坎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标准移动步距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焦控制装置还包括一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检测该待测影像模块的一初始镜头位置,当该初始镜头位置未于该默认起始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时,该控制模块控制该待测影像模块以一调整步距由该初始镜头位置移动至该第一对焦区间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步距与该中间门坎位置及该默认起始位置的差值成正比。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步距以下列公式表示:

S1=(X1+X2)/2;

其中,S1为该调整步距,X1为该最佳对焦位置与该默认起始位置的差值,X2为该中间门坎位置与该默认起始位置的差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模块还依据该默认起始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产生一设定门坎位置,该设定门坎位置位于该中间门坎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使该设定门坎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形成一第三对焦区间,该设定模块设定该待测影像模块于该第三对焦区间的一第三对焦移动步距,其中该第二对焦移动步距大于该第三对焦移动步距,该控制模块更控制该待测影像模块依据该第三对焦移动步距进行对焦测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对焦移动步距等于或小于该标准移动步距,该设定门坎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该标准移动步距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焦区间大于该第二对焦区间,该第二对焦区间大于该第三对焦区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测试场景包括一箱体、一对焦主体、一光源及一测试载具,该对焦主体、该光源及该测试载具设置于该箱体中,且该测试载具与该对焦主体之间具有一固定间距,该光源使该箱体内部维持一固定亮度。

11.一种自动对焦测试方法,用以测试一待测影像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取得一最佳对焦位置,其中该最佳对焦位置为一标准影像模块在一固定测试场景中以一标准移动步距对焦而产生一最大对焦值的位置;

依据一默认起始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产生一中间门坎位置,其中该默认起始位置与该中间门坎位置之间形成一第一对焦区间,该中间门坎位置与该最佳对焦位置之间形成一第二对焦区间;

设定该待测影像模块于该第一对焦区间的一第一对焦移动步距,设定该待测影像模块于该第二对焦区间的一第二对焦移动步距,其中该第一对焦移动步距大于该第二对焦移动步距与该标准移动步距;以及

控制位于该固定测试场景中的该待测影像模块依据该第一对焦移动步距与该第二对焦移动步距进行对焦测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取得一最佳对焦位置的步骤前,还包括:依据该标准影像模块的景深产生该标准移动步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33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