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摄像装置的曝光参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4104.9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摄像 装置 曝光 参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确定摄像装置的曝光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车体上的目标检测区域;
获取第一像素坐标、第二像素坐标和初始曝光量,所述第一像素坐标为用于摄取车牌的摄像装置在第一时刻采集的起始帧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设定点对应的像素坐标,第二像素坐标为所述摄像装置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结束帧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设定点对应的像素坐标,所述初始曝光量为所述摄像装置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结束帧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曝光量;
确定所述摄像装置摄取车牌图像时使用的目标快门速度和/或目标光圈系数,所述目标快门速度根据所述起始帧的帧号、所述结束帧的帧号、所述第一像素坐标、所述第二像素坐标、帧率得到,所述目标光圈系数根据所述起始帧的帧号、所述结束帧的帧号、所述第一像素坐标、所述第二像素坐标、所述初始曝光量得到;
其中,确定车体上的目标检测区域,包括:
在所述摄像装置采集的所述车体的光线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牌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在所述摄像装置采集的所述车体的光线强度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灯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或者,
在当前时刻处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牌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
在当前时刻不处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灯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快门速度符合如下公式:
T2=MAX{Tsafe|Tsafe<Tblur/((Sqrt((y(n)-y(m))2+(x(n)-x(m))2)*(m-n)f/1000)/n)}
其中,T2表示目标快门速度;Tblur表示预设的运动模糊值;第一像素坐标用(x(n),y(n))表示;第二像素坐标用(x(m),y(m))表示;m表示结束帧的帧号;n表示起始帧的帧号;f表示帧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光圈系数符合如下公式:
其中,A2表示目标光圈系数;A1表示在结束帧时对应的光圈系数;Tblur表示预设的运动模糊值;第一像素坐标用(x(n),y(n))表示;第二像素坐标用(x(m),y(m))表示;m表示结束帧的帧号;n表示起始帧的帧号;f表示帧率;T1表示所述摄像装置在结束帧时对应的快门速度;EV1表示初始曝光量;EV2表示在预设的中灰亮度对应的曝光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设定点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中心点。
5.一种确定摄像装置的曝光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车体上的目标检测区域;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像素坐标、第二像素坐标和初始曝光量,所述第一像素坐标为用于摄取车牌的摄像装置在第一时刻采集的起始帧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设定点对应的像素坐标,第二像素坐标为所述摄像装置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结束帧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设定点对应的像素坐标,所述初始曝光量为所述摄像装置在第二时刻采集的结束帧中所述目标检测区域的曝光量;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摄像装置摄取车牌图像时使用的目标快门速度和/或目标光圈系数,所述目标快门速度根据所述起始帧的帧号、所述结束帧的帧号、所述第一像素坐标、所述第二像素坐标、帧率得到,所述目标光圈系数根据所述起始帧的帧号、所述结束帧的帧号、所述第一像素坐标、所述第二像素坐标、所述初始曝光量得到;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在确定车体上的目标检测区域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摄像装置采集的所述车体的光线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牌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在所述摄像装置采集的所述车体的光线强度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灯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或者,
在当前时刻处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牌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在当前时刻不处于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时,将所述车体上的车灯区域作为所述目标检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41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