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分组传送网性能劣化定位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5690.9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斌;李芳;赵俊峰;张海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分组 传送 性能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实现分组传送网PTN性能劣化定位方法,应用于包括源PTN设备、中间PTN设备和目的PTN设备的系统中,源PTN设备为源维护终结点MEP所在的PTN设备,中间PTN设备为维护中间点MIP所在的PTN设备,目的PTN设备为目的MEP所在的PTN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源PTN设备使用快速报文发送周期发送环回LB请求报文;
中间PTN设备接收到LB请求报文时,向目的PTN设备方向发送LB请求报文,并向源PTN设备发送LB响应报文;
目的PTN设备接收到LB请求报文时,向源PTN设备发送LB响应报文;
源PTN设备接收中间PTN设备和目的PTN设备发送的LB响应报文,并分别记录每个周期内接收到的中间PTN设备,以及目的PTN设备发送的LB响应报文的条数;
源PTN设备根据记录的相邻两个PTN设备同一周期内发送LB响应报文的条数,计算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当计算的丢包数为0时,确定该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链路性能正常;当计算的丢包数不为0时,确定该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链路性能劣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PTN设备根据记录的相邻两个PTN设备同一周期内发送LB响应报文的条数,计算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包括:
当相邻两个PTN设备为源PTN设备和中间PTN设备时,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为,源PTN设备发送LB请求报文的条数,与记录的接收的该中间PTN设备发送的LB响应报文的条数的差值;
当相邻两个PTN设备为两个中间PTN设备,或,中间PTN设备和目的PTN设备时,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为,记录的所述两个PTN设备发送LB响应报文的条数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发送所述LB请求报文和LB响应报文的优先级设置为与分层服务提供商LSP业务报文的优先级相同。
4.一种实现分组传送网PTN性能劣化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源PTN设备、中间PTN设备和目的PTN设备;其中,源PTN设备为源维护终结点MEP所在的PTN设备,中间PTN设备为维护中间点MIP所在的PTN设备,目的PTN设备为目的MEP所在的PTN设备;
所述源PTN设备,使用快速报文发送周期发送环回LB请求报文;接收中间PTN设备和目的PTN设备发送的LB响应报文,并分别记录每个周期内接收到的中间PTN设备,以及目的PTN设备发送的LB响应报文的条数;根据记录的相邻两个PTN设备同一周期内发送LB响应报文的条数,计算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当计算的丢包数为0时,确定该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链路性能正常;当计算的丢包数不为0时,确定该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链路性能劣化;
所述中间PTN设备,接收到LB请求报文时,向目的PTN设备方向发送LB请求报文,并向源PTN设备发送LB响应报文;
所述目的PTN设备,接收到LB请求报文时,向源PTN设备发送LB响应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PTN设备,具体用于根据记录的相邻两个PTN设备同一周期内发送LB响应报文的条数,计算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时,当相邻两个PTN设备为源PTN设备和中间PTN设备时,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为,源PTN设备发送LB请求报文的条数,与记录的接收的该中间PTN设备发送的LB响应报文的条数的差值;当相邻两个PTN设备为两个中间PTN设备,或,中间PTN设备和目的PTN设备时,相邻两个PTN设备之间的链路的丢包数为,记录的所述两个PTN设备发送LB响应报文的条数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PTN设备,发送所述LB请求报文和接收到的LB响应报文的优先级 设置为与分层服务提供商LSP业务报文的优先级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56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