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定量研究微藻种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6825.3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悠;唐学玺;周斌;孙田力;刘艳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于正友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定量 研究 微藻种间 相互作用 培养 体系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验生态条件下定量研究海洋微藻种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微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基础,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洋微藻种群与群落的动态变化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意义重大。定量研究微藻间相互作用对于阐释或预测环境变化的潜在生态学效应提供最基础的理论依据。
研究微藻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微藻的共培养体系。目前国内外对于微藻共培养体系的构建并没有确定的方法或依据,只是根据各自的实验目标构建体系,随意性较大,且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根据上述现状,构建标准化的、简单宜行的、能够在实验生态条件下定量研究微藻种群与群落动态变化或种间竞争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定量研究微藻种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从微藻的选择、起始生物量控制、营养盐的添加方式等方面入手,将共培养体系的各项初始条件规范化,解决了现有研究体系的随意性与研究结果的不可比性。
一种用于定量研究微藻种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海洋微藻的选择:目标微藻需形态差异显著,能在显微镜下通过大小、形状的差异轻松加以区分;
2)首先将目标微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然后接种于共培养体系中;共培养体系实验周期设定在10-12天,实验体积应不低于200ml;
3)取样及计数:共培养体系中的微藻需取样后分别计数,每种微藻每次取样量为0.5ml,细胞密度为三次取样计数的平均值;
4)起始生物量的设定:起始生物量=起始细胞密度(个/ml)×每细胞质量≈起始细胞密度(个/ml)×(微藻平均细胞长度×平均宽度);将微藻的起始生物量比设定为1:1,对于A,B两种微藻,
A与B的起始密度比=B细胞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A细胞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
5)共培养体系的构建: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微藻共培养体系的构建方式有两种:
①需要确定细胞的直接接触(direct cell contact)是否会对竞争产生影响
建立特别的共培养体系,共培养体系为:在箱体的中间用筛绢隔开,形成两个空间,所述筛绢与箱体连接处密封;所述筛绢孔径大小800-1000目;
②不需要确定细胞直接接触对竞争结果的影响
按照起始生物量比一次性接入微藻后即可进行;
6)共培养体系中营养盐的添加
营养盐的添加采用一次性添加方法,添加的营养盐为海洋微藻所需的广谱性营养盐f/2配方(Guillard,1975);
7)对照组的设定
以相同条件下单独培养体系中的微藻作为对照,每试验设3个平行组;每24h取样计数,分析微藻细胞密度的变化;如果细胞密度过大,首先要对藻液进行稀释,然后计数,具体方法为:取1ml藻液加入成倍的消毒海水稀释,稀释n倍后用血球计数板技术,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以每小方格4-5个藻细胞为宜。细胞密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a.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微藻细胞数/ml=100小格内微藻细胞个数/100×400×104×稀释倍数;b.25格x16格的血球计数板:微藻细胞数/ml=80小格内微藻细胞个数/80×400×104×稀释倍数。
用计数框计数时需取0.5ml藻液滴入计数框,并用枪头小心使之平铺于整个 计数框内。这种做法的原因在于使微藻细胞尽量不出现重叠现象,在视野下便于计数。计数时将整个视野分成不同部分,记录全部藻细胞的数目。微藻细胞数/ml为视野下细胞总数×2×稀释倍数。
8)定量分析
分析方法采用Lotka-Volterra的种间竞争模型展开,具体内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6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