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式夹心保温墙体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7847.1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海;翟洪远;林宣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式 夹心 保温 墙体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建筑物的墙体结构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夹心保温墙体的EPS模块连接件。
背景技术
以EPS模块作为保温层的节能保温墙体,具有良好的节能保温和隔音效果。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防火标准,出现了将EPS模块保温层设置在两层钢筋混凝土中间,形成夹心式保温墙体的墙体结构。在夹心式保温墙体的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在EPS模块的两侧形成钢筋混凝土承重层与防护层。
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EPS模块两侧的浇筑速度不可能保持一致,甚至是先浇筑其中的一侧,再浇筑另一侧。在两侧浇筑速度不同的情况下,EPS模块保温层会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EPS模块的破损,影响墙体的保温效果。
申请号为201320256407.1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多功能保温墙体连接件,通过在连接板的一端设置与EPS模块上的插槽相配合的插头、在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可拆卸模板相配合的端板、在插头外侧连接柱状端头、在柱状端头上设置“+”形钢筋安装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EPS模块与模板的连接定位,并且适合于在EPS模块的两侧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夹心保温墙体。但是该连接件对EPS模块的防护效果较差,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造成EPS模块的损坏。
申请号为201420066064.7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自由式保温墙体连接件,在连接板的一端的顶盘可以对EPS模块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由于两侧浇筑速度而导致的EPS模块保温层由于受力不均会导致EPS模块的破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在现场浇筑在EPS保温层两侧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对EPS保温层起到保护作用的夹心保温墙体连接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连接杆和支撑盘,所述连接杆由端杆和尾杆构成,端杆的前端带有端盘,端杆的后端为插接定位端,尾杆安装在端杆的插接定位端中,支撑盘的中间有通孔,端杆的插接定位端插在支撑盘中间的通孔中且二者之间紧密配合。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端杆由塑料材料制成、尾杆由金属材料制成,尾杆插装在端杆中且二者之间紧密配合。
2、支撑盘的内表面到端盘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墙体外保护层的设计厚度。
3、支撑盘和端盘上均开有通孔。
4、尾杆的末端呈锥状。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自由式夹心保温墙体连接件,用于在夹心保温墙体施工时,在无法使用常规的连接件实现EPS模块的连接定位的情况下实现EPS模块的连接定位。使用时,将尾杆插入EPS模块中,支撑盘贴在EPS模块的外侧并与EPS模块的表面紧密接触,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EPS模块起到支撑保护作用,能够预防EPS模块的破损。
支撑盘和端盘之间构成浇筑墙体外保护层的空间。尾杆与承重墙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端杆和支撑盘与防护层浇筑成一体,浇筑后整个连接件与墙体成一体,既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又使EPS模块保温层得到保护。能够提高建筑物墙体的安全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图3。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连接杆和支撑盘1,所述连接杆由端杆2和尾杆4构成,端杆的前端带有端盘,端杆的后端为插接定位端,尾杆安装在端杆的插接定位端中,支撑盘的中间有通孔,连接杆插在支撑盘中间的通孔中且二者之间紧密配合。端杆由塑料材料制成、尾杆由金属材料制成,尾杆插装在端杆中且二者之间紧密配合。支撑盘的内表面到端盘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墙体外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尾杆的末端呈锥状。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支撑盘上开有通孔6,且端盘也开有通孔。支撑盘上开上设置加强筋5,在至少一根加强筋上设置固定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未经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7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