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8259.X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伍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柏峰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陈三九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器 | ||
本发明属于电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换热器间接加热的热水器。本发明通过把热水器内胆分隔成小容积与大容积隔离腔体,并控制隔离腔体间的连通与关闭,或通过控制不同腔体间发热器是否工作,来达到提高热效率、提高热水利用率、达到即热与速热双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热水器领域,特别一种利用换热器间接加热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利用换热器间接加热自来水的热水器,由于受换热效率的影响,换热器内的水温与胆内的水温间有较大的温差,在实际测试中发现胆内温度在低于55度时,热水器出水的温度达不到洗浴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强制对流换热(搅动内胆的水使之强制对流),或使用隔离腔形成一个小容积的高温对流区(也就是把一个小容积的贮水腔放在内胆之中或是把内胆制作成大小两个腔串联的形式,电热管装在小容积的贮水腔之中,迅速提高小容积内胆的温度并利用电热管的加热作用形成强对流),提高换热效率。在使用隔离腔的结构形式时,如果隔温效果不好,比如隔离腔的壁传热太快,或者隔离腔之间有孔洞连通,则由于腔体之间散热过快,难以把发热器散发的热量全留在小容积隔离腔之中,换热效率达不到最佳,更难以实现即开即热的效果;而在腔体间保温效果良好的情况下,由于发热器所在的腔中水量很少,会使隔离腔中的水迅速沸腾,一方面对发热体和其它部件的寿命不利,另一方面水的汽化潜热将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电热效率降低,还会加剧换热器的结垢情况,也无法通过安规。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更为合理的结构来解决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温度或水流来控制内胆不同腔体间的连通与关闭,其一是在腔体间使用活动挡板,当隔离腔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挡板打开,使不同腔体的水可以迅速的对流换热,从而使隔离腔体的温度不高于设定的温度;当隔离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挡板关闭,发热器加热小容积隔离腔内的水,由于小容积隔离腔的水量少,迅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温度,可以同时实现速热和即热两种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了同样效果的另一种方案,利用多个腔和多个发热器达到同样的效果。本方案的隔离腔体间不设挡板,当有水流通过时,小容积隔离腔中的发热器工作,当无水流通过时,其它腔中的发热器工作,从而达到即热速热双模的结果。
本方案的热水器,不仅电热管不结水垢,敞开式的内胆不易漏水并完全杜绝爆炸的可能,而且热效率高,一台热水器同时实现速热加热和即热加热的两种模式。另外本热水器的自来水直接流经换热器管道,没有死水存水,不滋生细菌,不产生二次污染,出水卫生。由于使用敞开式的内胆,本热水器还较大降低了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极具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热水器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面技术解决方案解决的:
1、一种多模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发热器、换热器、电路板、电源线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隔离的腔体,其中至少一个小容积腔体中安装有发热器,所述隔离腔体之间有开口连通,所述开口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一部分安装在发热器所在的腔体中,另一部分安装在其它腔体中,自来水的流动路径为:自来水通过进水接头流入换热器装在内胆中的部分,通过换热器管壁吸收内胆中的热量进行预热,然后进入到装配在小容积腔体中的换热器中进行二次加热,最终达到比较高的温度而流出:且当所述小容积腔体中的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挡板打开,使不同腔体的水可以迅速的对流换热,从而使所述小容积腔体的水温不高于设定的温度;当隔离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挡板关闭。
2、一种多模热水器,所述执行机构主要由热敏磁钢、永磁铁组成,热敏磁钢直接装配在发热器所在的隔离腔体内或与发热器所在的隔离腔体进行热藕合,永磁铁或热敏磁钢其中之一与所述的挡板装配在一起。
3、一种多模热水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感温包,所述感温包直接装在发热体所在的隔离腔体内或与发热器所在的隔离腔体进行热藕合,感温包与所述的挡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柏峰,未经伍柏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82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