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8997.4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颜君乘;范家杰;吴明仓;蔡百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特别关于一种具有全平面外观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行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型电脑、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
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主要包含一显示面板(LCD Panel)11及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12,背光模块12与显示面板11相对而设,并可发出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显示面板11,以由显示面板11的各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影像。
然而,于现行的显示面板11与背光模块12的模块设计中,一般是利用例如一铁框件13盖住显示面板11的上表面111而与背光模块12结合,并于系统的最终产品上再利用一外观件(例如塑胶件,未显示)来遮盖此模块的铁框件13。因此,铁框件13(与外观件)会凸出于显示面板11的上表面111,无法达到全平面的外观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全平面外观的显示面板,藉此达到高品味的设计感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第一偏光板、一第二偏光板以及一胶层。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连接的一第一侧面。第二基板在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并具有一第二表面及与第二表面连接的一第二侧面,第二侧面对应第一侧面。第一偏光板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并具有一 第三表面及与第三表面连接的一第三侧面,第三侧面对应第一侧面。第二偏光板设置于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胶层邻设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第一偏光板,并与第一表面、第一侧面、第二表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接触,胶层具有一第四表面及与第四表面连接的一第四侧面,第四侧面对应第二侧面。其中,第四表面与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最短距离A,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距的距离与第一最短距离A相同,第四表面与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最短距离B,第二侧面与第四侧面具有一第三最短距离C,且第一最短距离A、第二最短距离B与第三最短距离C彼此不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的材料包含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第一材料的粘度介于2000厘泊与6000厘泊之间,第二材料的粘度介于150厘泊与250厘泊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混合后的粘度介于1400厘泊与1600厘泊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的混合重量比为100比25。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的硬度是介于萧氏硬度D50与萧氏硬度D9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最短距离A介于0.065毫米与0.192毫米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最短距离B介于0.15毫米与0.7毫米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最短距离C介于0.5毫米与3.0毫米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接触第三侧面及第一侧面的全部表面,并接触第二侧面的部份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更具有与第四表面相对的一第五表面,第五表面与第四侧面连接,并为一弧形面。
承上所述,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胶层的设计,可使第一偏光板的上表面与胶层的上表面外观上实质位于同一平面。因此,在与背光模块组合的模块工艺中,并不需要利用铁框件来盖住面板的上表面,也不需于最终产品上再利用外观件来遮盖此铁框件。因此,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全平面的外观设计,使得在最终产品的外观上可达到全平面外观,藉此达到高品味的设计感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一种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显示面板中,沿直线P-P的剖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8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