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的发热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9008.3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张可可;刘成;施刘生;郎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28;C08K13/06;C08K9/10;C08K3/02;C08K3/22;C08K5/13;C08K5/101;C08K5/20;C08K3/34;C08K3/30;C08K3/04;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发热 线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的发热线缆,包括碳纤维发热体,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由多股碳纤维发热丝绞合而成,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绝缘阻燃层,所述绝缘阻燃层的外侧设有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的内壁上沿线缆的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绝缘阻燃层的外壁上凸出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条。本发明阻燃效果卓越,能够应用于高温的使用环境中,满足了一些特殊环境对碳纤维线缆工作温度的要求,从而使得碳纤维发热线缆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的发热线缆。
背景技术
碳纤维线缆由于其中的碳纤维发热线具有良好的热转换率、发热快、电阻值稳定且分布均匀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碳纤维发热线一般由多股碳纤维发热丝绞合形成碳纤维发热体,再在上述碳纤维发热体的外侧周部上包裹上绝缘用硅胶护套而形成,这样制作形成的碳纤维线缆的耐热程度较低,一般最高工作温度不能超过200℃,满足不了一些高温应用环境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纤维的发热线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的发热线缆,包括碳纤维发热体,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由多股碳纤维发热丝绞合而成,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绝缘阻燃层,所述绝缘阻燃层的外侧设有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的内壁上沿线缆的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绝缘阻燃层的外壁上凸出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条。
优选的,所述绝缘保护层与绝缘阻燃层之间还设有金属网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阻燃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50~80份,氯化三元乙丙胶8~12份,阻燃剂6~10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3~0.6份,双十二碳醇酯0.15~0.3份,硬脂酸丁酯0.1~0.5份,油酰胺0.2~0.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0.1~0.5份,紫外线吸收剂0.4~1.5份,滑石粉2~6份,二硫化钼0.1~1.2份。
优选的,所述绝缘阻燃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60~70份,氯化三元乙丙胶9~11份,阻燃剂7~9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4~0.5份,双十二碳醇酯0.2~0.25份,硬脂酸丁酯0.2~0.4份,油酰胺0.25~0.35份,乙撑双硬脂酰胺0.2~0.4份,紫外线吸收剂0.6~1.2份,滑石粉3~5份,二硫化钼0.3~0.9份。
优选的,所述绝缘阻燃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65份,氯化三元乙丙胶10份,阻燃剂8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45份,双十二碳醇酯0.23份,硬脂酸丁酯0.3份,油酰胺0.3份,乙撑双硬脂酰胺0.3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滑石粉4份,二硫化钼0.6份。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是质量比为1:1:2的膨胀石墨、微胶囊化红磷、氢氧化铝。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采用紫外线吸收剂UV-327。
本发明中,碳纤维发热体的外表面上包裹有绝缘阻燃层,绝缘阻燃层的外侧设有绝缘保护层,绝缘阻燃层采用氯化三元乙丙胶可提高硫化速度以及与不饱和商榷的相容性,耐燃性、耐油性,粘合性能也所改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双十二碳醇酯作为抗氧剂可延缓或抑制聚合物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硬脂酸丁酯、油酰胺、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润滑剂可改进流动性外,还可以起熔融促进、防粘连和防静电的作用,紫外线吸收剂UV-327,能强烈吸收波长为270~380纳米的紫外线,增强稳定性,滑石粉作为增强剂,增加塑料强度,二硫化钼可增强塑料耐磨性能,采用膨胀石墨、微胶囊化红磷、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其中微胶囊化红磷与树脂和橡胶混合性好,不影响固化或硫化工艺,不放出氨气,与氢氧化铝配合使用,阻燃效果卓越,这使得该碳纤维发热线缆能够应用于高温的使用环境中,满足了一些特殊环境对碳纤维线缆工作温度的要求,从而使得碳纤维发热线缆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9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羟基自由基浓度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控制方法